当前位置: 阿布贾 >> 阿布贾机票 >> 致敬40年中国铁路要说自己第二,没人
40年前的火车
速度慢,发展也慢
“慢时代”不但出行受限
也制约了经济发展
奋进的40年
中国铁路不断提速
从“跟随者”成为“领跑者”
不但拉动社会经济发展
更成为亮丽的中国名片走向世界
3分钟,回顾中国铁路的“铁建时刻”
“骨干”到“路网”
铁路运行图越织越密
40年来,中国铁路串珠成线,连线成网。
年,我国铁路运营里程只有5.2万公里,而到年底,这个数字已增加到12.7万公里,其中高铁2.5万公里,占世界高铁总里程的三分之二。不但国内“四纵四横”高铁网络建成运营,高铁覆盖65%以上的百万人口城市,而且“一带一路”的中欧班列已到达欧洲多个国家。
中国铁建与钢铁动脉同频共振,成长为我国最大的铁路设计和建设企业,参与建设了我国所有大型铁路项目,独立设计和建设里程超过10万公里,市场份额高达54%。
从北国冰雪风光到南国绚丽风情,从西部辽阔边疆到东部沿海河畔,中国铁建将国家铁路网越织越密,推动人才、文化、经贸等流动速度,见证了国家的前进步伐,铺开了一个伟大民族复兴的崭新画卷。
青藏铁路
青藏铁路是中国新世纪四大工程之一,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入选人类百年来最伟大工程,是享誉全球的“雪域天路”,对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青海、西藏两省区经济社会发展,加强民族团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国铁建是青藏铁路的设计者和建设主力,承担了全部的勘察设计任务、72%的路段和所有海拔米以上越岭地段的施工任务,成功破解了多年冻土、高寒缺氧、生态保护三大世界性难题,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原冻土铁路成套勘察、设计、修建、养护技术,代表世界最高水平。其中,勘察设计了世界最长高原冻土隧道——昆仑山隧道,承建了世界最长的高原冻土铁路桥——清水河特大桥,世界海拔最高、横跨冻土区最长的高原永久冻土隧道、有“世界第一高隧”之称的风火山隧道,世界海拔最高的唐古拉车站,全长32.公里、开创高海拔地区修建超长隧道先例、目前世界高海拔第一长隧——新关角隧道等为代表的一系列超级工程。
哈大高铁
哈大高铁是我国目前在高纬度严寒地区设计建设的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也是世界上首条高寒地区建成运营的高速铁路,以哈大高铁为南北主轴的东北高速铁路网,构建起东北三省“高铁经济走廊”,为东北振兴发展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在哈大高铁建设中,中国铁建掌握和解决了严寒地区时速公里高速铁路建设的关键施工方法与技术。其中,长春西站62号道岔是目前我国自主研发并首次在客专上采用的大型道岔,也是世界上最大号码高速无砟道岔;哈尔滨西站站房施工开创国内高寒地区大型站房冬季施工先河,填补了高寒地区高铁站房施工技术空白。
海南环岛高铁
海南环岛高铁是世界首条热带地区环岛高铁,全长公里,分为东、西环两条线。海南环岛高铁的建成全面加快了海南国际岛建设进程,使“一带一路”互联互通铁路网更加完善,对高铁“走出去”具有重要示范意义。
中国铁建在建设中大胆创新,不仅将海南环岛高铁建成为一条提升民生福祉的民生通道,更将其打造成为一条低碳、环保、安全、舒适的绿色通道,向世界展示了中国高铁的良好形象。
沪昆高铁
沪昆高铁是我国东西向线路里程最长、速度等级最高、经过省份最多的高速铁路。开通运营后,大大缩短中国西南地区与华南、华东和中南地区的时空距离,是长三角、珠三角等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向西南内陆地区经济辐射的主要轴线,对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非凡。
中国铁建在施工中攻克了全线最长桥梁、全线最高桥墩和国内跨度最大的高铁连续刚构桥梁等诸多世界级施工难题,一举解决了长大隧道地质雷达远程控制及喀斯特地貌区地下暗河、溶腔探测等诸多隧道施工难题。
“制造”到“智造”
铁路时刻表跑出“加速度”
年9月21日,“复兴号”在京沪高铁实现时速公里运营,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高铁商业运营速度最高的国家。而40年前,全国铁路平均时速只有40多公里。
从40公里到公里,中国铁路时刻表越跑越快的背后,是中国铁路装备技术的迅速提升,更是中国铁路技术水平的全面进步。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当人们还在为“中国要不要建设高速铁路”和“用什么技术修建高速铁路”唇枪舌剑时,中国铁建就已经敏锐认识到,中国高铁即将迎来“春天的故事”。早起步、高站位、广布局,中国铁建不断引进吸收再创新,攻克多项世界技术难题,系统掌握了时速公里高铁的设计、修建和电气化施工成套关键技术,制定中国高铁一半以上的建设标准。依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独有技术和核心竞争力,中国铁建用一项项科技创新、世界纪录打造“中国标准”,擦亮“中国名片”,实现了高铁由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再到中国标准的跃进。
京津城际铁路
京津城际铁路是中国第一条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铁路、首条设计时速公里的高速铁路,也是我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的第一个开通运营的城际客运系统,拉近了京、津两个特大型城市的距离,放大了各类生产要素、资源配置的空间,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了运输保障。
中国铁建在京津城际铁路建设中,第一次把无砟轨道施工技术引进国内,生产出第一块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板,架起中国高速铁路首片吨箱梁;成功研制出我国首台吨级架桥机等10多种高速铁路专用施工机械设备,承建的主跨米的京津城际铁路北京环线特大桥为当时亚洲同类桥梁中跨度最大。
郑西高铁
郑西高铁是世界首条修建在湿陷性黄土地区、时速公里的高速铁路,标志着我国在黄土地区修建高速铁路的综合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中国铁建全程参与了这条公里的长大干线的设计建设,勘察设计世界首座特大断面湿陷性全黄土隧道——秦东隧道,推动了我国黄土隧道建设技术的进步;依托张茅隧道创立了以三台阶七步开挖法为核心的大断面黄土隧道施工工艺,形成了大断面黄土隧道设计与施工成套技术;自主研制并成功应用了世界最先进的CTCS-3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确保时速公里高速动车组列车的快速、安全、平稳运行,成为指导中国高铁列车控制系统技术实施的准则和基石。
京广高铁
京广高铁是国家“四纵四横”高速铁路网最长纵轴,全长公里,连接环渤海经济圈、中原经济区、武汉都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珠三角经济区,与京广铁路并行,实现了客货分离,形成了纵贯我国南北、辐射范围最广的高速度、大能力运输通道。
中国铁建承担京广高铁及广深港连接线70.6%的设计和51%的建设任务,创新无砟轨道、隧道噪音、路基沉降、“四电”集成等施工技术,承建了世界上第一座按四线铁路修建的双塔三索面三主桁公铁两用斜拉桥——武汉天兴洲公铁两用长江大桥;在沪杭高铁跨沪杭高速特大拱桥转体施工中创下拱桥跨度、自重和软土地基建桥三项世界第一;在我国首座高速铁路主跨米钢箱系杆拱桥汀泗河特大桥建设中,开创了大跨度钢桥铺设无砟轨道的先例;在“四电”系统集成中真正实现了郑西与武广两个技术平台的RBC之间的互联互通,使京津冀、中原地带和粤港澳三大经济区快速联网,为中国经济社会大发展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兰新高铁
兰新高铁是世界上一次性建成里程最长的高速铁路,也是世界上第一条大范围穿越戈壁地段、穿越最长风区、海拔高差最大、首次设置防风工程的高速铁路。兰新高铁纳入全国高铁网后,增进了西部与中、东部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在新“丝绸之路”上焕发着勃勃生机,对于沿途地区的经济建设与繁荣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中国铁建形成了路基、桥梁、防风明洞、接触网防风等综合防风技术体系,多项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填补了大风区高速铁路修建技术空白,完善了中国高速铁路理论体系。其中,中国铁建承建的祁连山隧道被誉为“世界高铁第一高遂”,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建设标准最高和施工难度最大的高速铁路隧道,大坂山隧道则是世界最长的高原高速铁路隧道。
“跟随”到“领跑”
中国铁路实现跨越发展
改革开放40年来,火车从慢到快,高铁从无到有,重载铁路开创世界铁路重载历史新篇章,国家路网运输能力和效率显著提升,客运周转量、货运发送量、换算周转量、运输密度等主要运输经济指标已稳居世界第一。
从上世纪80年代北战大秦、南攻衡广、中取华东的“三大战役”,到90年代围绕京九、兰新、南昆等重点工程的铁路建设大会战,再到此后的10余年,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铁路进入历史上投入最集中、强度最大的时期。中国铁建立足高原铁路、高寒铁路、高旱铁路、重载铁路、山区铁路、复杂地形铁路以及现代铁路站房等领域的绝对优势,以一项项“不可能完成的超级任务”,助力中国高铁、高原铁路、既有线提速、重载运输等,迈入世界先进行列。
大秦铁路
大秦铁路是中国首条双线电气化重载铁路,被誉为“中国重载第一路”,创造了世界单条铁路重载列车密度最高、运输能力最大、增运幅度最快、运输效率最好、运输效益最佳等多项纪录。
中国铁建参建了大秦铁路的第一期和第二期工程,参与完成了2亿吨年运量扩能提速改造,在桥梁、隧道、路基土石方施工中,先后5次创造当时全国施工纪录,并获得鲁班奖和国家优质工程金奖。
京九铁路
京九铁路被誉为20世纪我国最伟大的铁路工程之一,是当时我国铁路建设史上规模最大、投资最多、一次建成里程最长的国家Ⅰ级双线铁路干线,形成了一条纵贯华夏南北的经济发展带。
中国铁建承建了京九铁路第二长隧雷公山隧道等重难点工程,并创造了7分钟生产一节25米轨排、日铺轨6.3公里和日架7孔32米梁的三项当时全国最高纪录。年11月16日,京九铁路在中国铁建管段定河大桥南端接轨,实现全线铺通。
京沪高铁
京沪高铁是我国建设领域一项世纪性、历史性宏伟工程,采用自主创新技术,达到世界一流水平,是目前世界上一次建成里程最长、技术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集中展示了我国改革开放成果、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在中国铁路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中国铁建获取同行业最高市场份额,承建了京沪高铁全线最长框架桥京杭运河特大桥、85公里的淮河特大桥,创下单日铺轨12.5公里的全国纪录,并且在中国铁建建成路段诞生了时速.1公里的世界高铁运营线试验最高速。
兰渝铁路
国家铁路大动脉兰渝铁路,穿越10条区域性大断裂带、87条大断层,所经地区地震、暴洪、泥石流灾害多发,是中国地质条件最复杂的山区长大干线铁路,是连接我国西北西南最便捷的铁路大通道。
中国铁建设计的兰渝铁路西秦岭隧道,是目前我国采用TBM施工掘进距离最长的铁路隧道,填补了中国大直径TBM快速长距离掘进技术空白,并在施工中创造最高月掘进.7米的国内同类隧道施工最高纪录。中国铁建的还攻克了“国内罕见,世界难题”的全路“头号重难点”工程胡麻岭隧道等一系列急难险重工程。
蒙华铁路
蒙华铁路是我国继大秦铁路、神黄铁路和瓦日铁路之后的又一重载铁路,为世界上一次建成里程最长的重载铁路、国内规模最大的运煤专线。
中国铁建承建了亚洲最长黄土砂质隧道万荣隧道、国内跨度最大的重载铁路斜拉桥汉江特大桥,投产全国第一条铁路支承块自动化生产线,标志着我国铁路支承块生产实现了自动化流水线作业。在三门峡黄河公铁两用大桥钢桁梁顶推施工中,中国铁建创下顶推长度最长、顶推重量最重、设计活载最大三项世界纪录及三项国内新技术首次纪录,并在国内首次研发应用了墩旁无落地支架钢桁梁顶推技术、钢桁梁机械联合快速拼装技术和高墩、超宽墩移动模架安装提升技术。
“品牌”到“名片”
中国铁路走向世界
中国铁建不仅是最早在改革开放进程中“逢山凿路,遇水架桥”的企业,也是最早“走出去”的企业。从承建坦赞铁路开始,中国铁建筑梦海外50余载,不断向海外输送出中国铁路标准和产品、设备,并保持多项我国海外铁路纪录。
从走出国门的首条高铁——安伊高铁,到海外首条中国标准铁路——阿卡铁路,再到海外首条全产业链中国铁路——亚吉铁路,中国铁建布局“大海外”多年,坚持“海外优先”战略定位,积极推进多个海外项目,用一张张海外精品工程名片,让中国标准星火燎原、中国铁路在全球市场彰显大国风采。
安伊高铁
连接首都安卡拉和国内最大城市伊斯坦布尔的安伊高铁,全长公里,是土耳其国内的首条高速铁路,中国铁建承建的安伊高铁二期工程于年7月25日正式通车,标志着中国高铁行业真正走向世界。
该项目是中国企业在欧洲拿下的第一单高铁生意,也是中国与土耳其建交40年来最大的工程合作项目,充分展示了中国高铁企业的设备、技术、设计和施工能力。
阿卡铁路
年7月26日正式开通运营的尼日利亚阿布贾—卡杜纳铁路(阿卡铁路),是第一条按照中国技术标准设计施工的海外铁路。
中国铁建克服了绑架、恐怖袭击、埃博拉疫情和50多摄氏度的高温等诸多困难,实现铁路顺利通车,标志着中国铁路“走出去”取得重大突破。同时,该条铁路还拉动了中国铁路建筑机械设备、建筑材料和中国机车的出口,带动了当地就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尼日利亚现代化铁路网的规划和建设。
亚吉铁路
亚吉铁路是海外首条集设计标准、投融资、装备材料、施工、监理和运营管理于一体的全产业链“中国化”铁路项目,标志着成套中国铁路“走出去”取得重大突破,是“一带一路”建设的标志性成果,也是非洲大陆第一条跨国电气化铁路和最长距离的电气化铁路,被誉为“新时期的坦赞铁路”。
通过一条铁路,带动全产业链输出,形成一条经济带并创造无限商机,由中国铁建开创的“亚吉模式”,实现了从交钥匙工程向“投建营一体化”、由建设单一工程向参与沿线经济开发和产能合作的两个重大转变。据初步测算,亚吉铁路及沿线工业园建设运营将让埃塞俄比亚国内经济增速提高两个百分点以上。
40年南征北战
一项项国字号工程
既是民生福祉
亦是经济发展的支点
既是时代精神的物化
亦是文化传承的载体
成为改革开放巨大成就的象征
从国内到海外
“一带一路”倡议的开路先锋
为世界铁路确立了新的“中国标准”
中国铁建
让世界联成更加紧密的整体
供稿:张亮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