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布贾

浅析金代手工业发展水平及其特点

发布时间:2023/4/25 18:18:27   点击数:

金代手工业行业众多,各行业、各地区的发展情况也各不相同,而有关的数字资料又相当有限,因此对金代手工业的发展水平作出十分准确的估计是不可能的,这里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作大致的评估。

一、金代承继辽、北宋北方手工业遗产,某些行业有所进步

从各手工业行业发展状况来看,金代的矿冶业、制瓷业、纺织业、雕版印刷业、造船业、火器制造、酿酒等行业在原辽与北宋的基础上都获得了一定的进步和发展,并出现了一些富有创造性的新工艺、技术及新产品。

在矿冶业方面,铁、铜、金、银、煤的开采与冶炼在金代都有可观的进步。金统治下的北方是铁的主要产地,东北地区和中原地区的冶铁业都有了一定的发展。金代铁器铸造业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从现存金代铸造的铁器来看,不仅有大量农具、生活用具等小型器具,还有很多铁钟、铁佛、铁狮等大型器物,冶铸工艺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平。

金朝境内缺铜,统治者积极筹措铜材,铜器铸造业由官府严格控制。金人所铸造的铜钱,形制整齐美观,字文肉好,反映了铸造技术的进步。金朝统治者鼓励民间开采金银矿冶,官府抽分收税,低税率也使得金银矿得到了一定的开采。金代煤的开采和使用也较为普遍,不仅用作日常生活燃料,也用于冶炼和制瓷的燃料。

陶瓷业方面,金代陶瓷业在继承前代的同时,也有所创新,取得了不少令人称道的成就。如金代定窑所烧造的瓷器,胎质细白,宋人也夸赞“色莹净可爱”。金代磁州窑所烧造的红绿彩瓷器,改变了中国瓷器单一色釉装饰的传统装饰技法,为中国元明清釉上彩瓷的发展首开了先河。

雕版印刷业方面,金代的雕版印刷业十分发达。金代刻书之地遍布全国大部分地区,官私俱盛、书坊林立,所刻书籍种类丰富、内容广泛。以“平水”为代表的金代雕版印刷术达到了很高的水平,金人所刻的一些书籍,其雕刻精良,甚至连南宋也不能及。

金代的版画由对佛教的雕绘变为对人物的雕绘,是中国版画雕刻史上的一个很重大的变化,开启了后来元刻平话附图及明传奇附图之先声。其他如纺织业方面,金朝统治者重视纺织业的生产,所织造的纺织品种类丰富、产量很高,除用以自身消费以外,还行销到南宋。金人以织金锦为代表的加金织物的成就,对元代也有一定影响。

造船业方面,女真人由建国前只能建造用于捕鱼和海上交通的小船,到了海陵王时期已经能制造较大的战船,并且用于战争中。金人为适应其所处的地理环境发明了破冰船,这是金代在造船技术上的一种新的创造。

金代的火器制造业,在北宋的基础上仍有所进步。金人在对蒙古作战中制造出名为“飞火枪”、“铁火炮”、“震天雷”的火器,为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在我国古代火器制造史占有重要地位。在酿酒业方面,金代所创制的蒸馏制酒法,是我国酿酒史上的一大飞跃。总之,金朝统治时期,各手工业行业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这些成就对于推动北方社会的进步是有积极作用的。

然而,金代手工业与同时代的南宋手工业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虽然从总体上看,金代的手工业不及同时代的南宋,但它所取得的成就也是值得肯定的,金统治下北方的手工业并没有停滞,并且还保持了稳定发展的态势。

二、金代各区域手工业发展不平衡

对于金代手工业发展状况的评估,要从不同地区来加以考察。依照金朝的区域特点,大体可划分为四个区域:以上京(今黑龙江阿城)为中心的金源地区、以东京(今辽宁辽阳)为中心的辽海地区、以中都(今北京)为中心的燕云地区、以南京(今河南开封)为中心的中原地区。

1.以上京为中心的金源地区

该地区是女真人的肇兴之地。在金朝之前,手工业就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女真建国前传统手工业的发展就是指该地区手工业发展状况。金朝建立以后,一直到海陵王迁都燕京以前,金源地区一直是金朝的统治中心。

金初,实行移民“实内”政策,强制把辽西、华北及中原地区的人口迁到上京地区,发展女真内地经济。冶铁业是金源地区最重要的手工业行业。上世纪80年代,考古工作者还在黑龙江大庆市大同区发现了康家围子和陈二道眼两处金代冶铁遗址。冶铁业的发展,使得该地区铁器制造业比较兴盛。

而且,新中国成立以来,在金源地区出土了大量铁器。这些铁器大多为农业生产工具和日常生活用具,还有兵器和车马具等,说明铁器已经广泛应用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金源地区的金银器制造业也颇为兴盛,虽然该地区金银矿址未曾发现,但却有大量金银器出土,种类繁多,制作精美,颇具特色。

从出土器物看,该地区已有铸造金银器的私人作坊。此外,在金上京附近还出土了大量铜器,其中铜镜数量最多,到目前为止,已出土铜镜有一百多面,反映出该地区铜器的加工铸造业也比较发达。金源地区也有盐业生产,肇州、乌古里石垒部和速频路是分别为土盐、池盐和海盐产地。

由于史料等因素的限制,还不能对金源地区手工业的发展作一定的描述,但可以肯定的是,金朝统治下的女真内地,经济比过去任何时期都发展得快,手工业的生产也大大超过了建国前的水平。虽与其它地区相比,仍略显落后,但是该地区手工业的显著进步值得肯定。

2.以东京为中心的辽海地区

主要指今天辽宁省的辽东和辽西地区。辽海地区与关内相连接,在金代以前手工业的发展就有一定的基础。金朝统治时期,辽海地区相对安定,战争较少,是金代前期经济开发的重点地区,农业经济和商业都较为发达,金代咸平府、东京辽阳府也是“商旅所集”之地。该地区的手工业在原有的基础上也有一定的发展。

金代辽海地区的冶铁业和铁器制造业比较发达,建国以来,在辽宁绥中县城后村遗址、新民县前当铺金元遗址、朝阳十二台营子、昌图双井子等一些地方都出土了大量的金代的铁制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工具。鞍山地区自辽代开始就有着规模很大的铁矿开采和冶铁业,到了金代仍继续沿用。

金代辽海地区的纺织业也有一定的发展,金朝统治者对该地区的纺织原料的生产相当重视。东京辽阳府所产的“师姑布”,也是金代有名的纺织品。辽海地区的陶瓷业生产主要为以辽宁抚顺大官屯窑和辽阳冮官屯窑为代表,这两处瓷窑是金代东北地区主要的陶瓷产地。辽海地区盛产食盐,制盐业也是该地区重要的手工业行业。

3.以中都为中心的燕云地区

主要包括今天北京、河北及山西地区。金灭北宋以后,在原辽燕云经济发展重心的基础上,金朝统治者把经济统治的重心由北宋时的河南北移到河北、山西,使该地区不仅是金代政治、文化中心,也是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

金世宗统治时期,金代以中都为中心的整个燕云地区手工业非常发达,手工业各行业都比较兴盛。燕云地区是金代纺织品的主要产地。金朝在全国所设置的五处绫锦院中,除怀州绫锦院之外,其余四个(真定、平阳、太原、河间绫锦院)全部位于该区域。

燕云地区的雕版印刷业也十分发达。金代的四大刻书中心,除南京以外,其余三个(中都、平阳、宁晋)均位于燕云地区。其中,中都是金代官府刻书的中心,平阳是金代刻书最发达的地区。该地区也是金代主要的陶瓷产地,金代的几个名窑如定窑、磁州窑等都位于该地区。

制盐业也是燕云地区发达的手工业行业之一。金朝在全国共设有七个盐使司,其中沧州盐使司、宝坻盐使司、西京盐使司、解州盐使司均属于该区域。总之,金朝统治下的燕云地区,是金代手工业最发达的地区。

4.以南京为中心的中原地区

主要包括今天的河南、山东地区。金宋战争之际,该地区屡经战争的破坏和女真奴隶主贵族的掠夺,社会生产力遭到了很大的破坏,人口流失、土地荒废等情况较为严重,农业生产一度出现衰退现象,手工业生产部门和商业亦受到影响。

金宋关系稳定以后,该地区经济有所恢复,手工业也逐渐得到复苏。但这种恢复是有限的。贞祐二年(年),金宣宗迁都汴京,使大量的人口集中到汴京地区,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该地区手工业的恢复和发展。

三、总结

从以上各区域手工业的发展状况来看,金代手工业呈现出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特点。燕云地区手工业发展水平最高,因为燕云地区在金代始终是经济发达的地区。金源地区在金初因大量手工工匠迁入,手工业发展较快,但海陵王迁都后,发展速度放缓,与其它地区相比仍相对落后。

以东京为中心的辽海地区,在金代相对安定,手工业也有了一定的发展。以南京为中心的中原地区,手工业在宋金战争中遭到一定的破坏,金宣宗南迁以后,手工业又有所发展,但由于金末的动荡,其发展程度有限。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nghengyuany.com/abjjp/2472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