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阿布贾 >> 阿布贾历史 >>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医院l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基层义诊送温暖
创品牌的目的:自年起,超声康复党支部联合干部综合党支部、内一党支部每年开展延庆山区“基层义诊主题党日活动”。义诊活动能为当地老百姓解决实际困难;促进支部规范化建设;加强党员先进性教育;打造“讲党性、强担当、创一流”的党员队伍。
品牌内容和创建方式:
年7月1日,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7周年,在院党委卢平书记带领下,由超声康复、干部、内科等党支部46名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非党员科主任组成的医疗队赴延庆县永宁镇头司村联合举办“传承韦加宁精神,服务百姓延庆义诊”主题党日活动。78岁老奶奶含泪感激肾内科杨洁主任、康复科郭险峰主任和干部科张萍主任分别为村民做了“肾病早发现”、“颈腰腿疼痛的自我治疗”和“老年骨质疏松防治”的健康讲座,三位专家用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比喻,做了一场特别接地气的健康宣教,让最基层的村民百姓感兴趣、听的懂、有收获。
内科支部党员及干部为广大村民测血压、血糖、血尿酸近70人次,发现血糖异常10余例,尿酸异常7例,有一村民血肌酐高达umol/l,血钾6.3mmol/l,双肾萎缩已到了肾脏替代透析范围,但他却毫不知情,我们的到来做到了早期发现;心内科孙华毅主任、范军主任医师,呼吸科夏国光和戴丽主任、王晓芳医师,内分泌陈海翎副主任、王红主任医师,肾内科杨洁副主任为村民耐心答疑解惑,为他们制定系统正规的治疗方案。内科护士长徐向红、高艳均,心电图室的丁姗姗指引疏导村民,还热心的为患病的村民留下科室联系电话,以便村民随时咨询病情。
干部科张萍主任和田巍副主任都是老年学科的骨干力量,而参加义诊的村民以老年人居多,深受一体多病的困扰,经过专业的指导,他们很快明白了他们身上的健康问题。感染科孙成栋副主任,以最朴实的语言把慢病管理的理念传递出去。年轻的医生及护理团队塔建了临时心电图室,没有床就用低矮的沙发、铺板替代,姑娘们一次又一次深度弯腰,为乡亲们加上、取下电极,共完成心电图检查70余例,虽然累的腰酸背痛直不起腰来,但当看到乡亲们足不出户就看了病,姑娘们露出甜美的笑容。
护士陈玉梅是一个极具亲和力的开心果,很快跟老乡们零距离的分享健康心得;科秘书张兴坤更是忙前忙后,不辞辛苦,用相机为大伙留下一个个辛勤工作的瞬间。
有位78岁的老奶奶病重不能到现场就诊,陈涛书记与张萍书记立即组织了医疗小分队。张萍主任亲自带领小分队一起去看望这位老奶奶,一进家门,张萍认真耐心地询问病情、查体,与小分队戴丽主任、孙成栋主任等共同制定了纠正心衰的治疗方案,并给予专业的康复指导。临走时,腿脚不方便的老奶奶眼中含泪,双手合十,坚持送我们出门。
骨科专家显身手康复科在郭险峰和黄强主任的带领下,3名医生和2名治疗师参加了义诊活动,还将先进的康复智能脉冲枪带到了村里,现场为慢性疼痛的村民开展理疗。郭主任在颈肩腰腿痛的保守治疗上方面,用形象的肢体语言示范锻炼动作,并画图分解锻炼步骤指导患者;黄强主任在四肢关节的创伤治疗方面帮助患者分析病因、指导治疗。
肌电图室诸寅主任是手外科专家,他发现由于山村较为湿寒,村民多患有腰腿疼痛,骨性关节炎尤其多见,这可能与他们长年田地劳作,关节退变快有关。肌电图室王丽华老师是一名退休的老党员,每年仍积极参加支部组织的义诊活动,现场引导村民,发放健康宣传资料,主动搀扶着行动不便利的老人就诊、检查。
首次应用远程超声会诊为了做好这次义诊工作,超声诊断科的党员两周前仔细询问了头司村基础条件,携带了从便携超声仪,到诊床、接线板等两大箱物品,超声检查特别受村民们欢迎,短短一上午有近70位村民来进行了检查,检查中发现多位村民患有胆结石、肝囊肿、肾结石、肾萎缩等疾病,还有几位村民关节长期慢性疼痛不知病因,超声检查明确诊断肌腱损伤。就诊的村民们很多都是老年人,为了得到清晰的图像和明确诊断,超声科的年轻人屈身坐在低矮的小凳上,在狭小的空间不断调整姿势操作,一会就已汗流浃背,手足酸麻。
这次义诊中,超声科还与北京医学会超声医学分会合作,北京地区首次利用移动网络技术及设备开展超声远程会诊,陈医院李建初教授进行了异地实时屏幕“面对面”交流,就患者超声图像进行了远程会诊。该技术突破了医患的时空限制,像头司村这样医疗资源不足的偏远地区,危重患者不出村就能够及时得到远隔千里之外专家的及时诊断。
创品牌后的效果:
通过主题党日活动,大家纷纷表示要发挥党员的先锋带头作用,立足于本职岗位,积极发挥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更好地融入实际工作中,为医院的发展做出贡献。
文/超声康复党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