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阿布贾 >> 阿布贾历史 >> 河南小伙助力非洲建设受封酋长,封地百亩老
年4月21日下午,非洲尼日利亚部落通过互联网向全球实时直播了一场盛大的酋长受封仪式。
值得注意的是,在受封仪式上有不少中国人的面孔,在画面的正中央一位中国男子正盘腿端坐在毯子上,一旁的土黄穆萨正在为他精心穿戴衣帽。
看到这个场景后屏幕前的网友们纷纷好奇,这个小伙子做了什么样的突出贡献,竟然能被册封为酋长。
在得知成为酋长可以拥有各种权力,甚至老婆都可以随便娶后,直播弹幕上满是羡慕的词句,更是直言“小伙子年纪轻轻就已经达到了人生巅峰”!
如今已经过去两年多的时间,这位来自中国的酋长究竟生活得怎么样?是不是像众多网友当初猜想的那样已经妻妾成群?
在这之间我们先来说说小伙子是怎样去的非洲,又是怎么当上的酋长。
怀揣梦想,初闯非洲这位中国小伙名叫孔涛,年出生在河南濮阳清丰县,他的家庭条件还算不错,父母都是工作稳定的国家公职人员。
作为家里的独生子父母对孔涛也是百般疼爱,衣食住行各个方面都竭尽所能给他最好的,孔涛也十分能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一门心思想着怎么好好学习将来报答父母。
从小学到高中,孔涛的学习成绩一直都保持得很好,高考成绩也很不错,超过一本线不少,可以供他选择的学校也十分多,为此家里还特地开了一次家庭会议。
“有条件还是要去大城市发展,大城市机会多,而且教育水平和资源也更好!”
“这个我同意,专业还是要选个好就业的,现在年轻人就业压力越来越大,一定要提前为以后铺路!”
孔涛老老实实的端坐在沙发上,看着父母你一言我一语的商讨该如何填报志愿,不经意间看到母亲的发梢添了几根白发,顿时感觉有什么东西揪住了他的心。
回想这些年,父母为自己操碎了心,虽然孔涛已经成年,但在父母眼中他依旧还是个孩子,关于他的事情都要慎重地去选择。
最终在父母的建议下,孔涛选择了到北京交通大学就读,而专业则是选择了自己喜欢的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大学四年孔涛大部分时间都泡在了图书馆里,从踏入校门的那刻起他就开始为下一个目标而奋斗,努力考研究生。
年,孔涛顺利从北京交通大学取得硕士学位,并选择了与专业对口的中国土木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土集团公司)参加工作。
早在年非洲尼日利亚交通部就与中土集团公司签署了铁路现代化项目,年年底才完成规划,开始进行部署,遣派员工前往尼日利亚开展工作。
孔涛在得知消息的那一刻就跃跃欲试想要报名去非洲,他心想年轻就应该去拼搏,更何况这是一个不错的机会,可以学习到很多东西。
可是转念一想自己走了以后父母该怎么办,离家这么远有什么事情也没办法照应,父母将自己含辛茹苦养育成人肯定不愿意自己去非洲吃苦。
那段时间孔涛每天晚上都睡不踏实,翻来覆去地想到底要不要去非洲,最后还是决定回老家一趟,征求一下父母的意见,因为他真的不想错过这个历练的机会。
在饭桌上孔涛向父母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母亲当即就表示坚决不同意,于是时隔七年后,再次召开了家庭会议,同样的场景不同的是父母的心情。
孔涛好说歹说父母就是不同意,最后甚至吵了起来,母亲放下狠话说:“你要是去了非洲,我就没你这个儿子!”
在这一刻孔涛切实地感受到了事业与家庭的协调是多么的困难,他不是不能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但是每个人都有家庭,别人能够去吃苦自己也一样可以。
这次家庭会议吵得不欢而散,最终也没能协调出一个同意的意见,孔涛是铁了心要去非洲,只留下一封信就收拾行李回了北京,并且提交了前往非洲工作的申请。
几天后,孔涛跟同事一起搭乘飞机,历时11个小时终于来到了位于西非东南部的尼日利亚首都阿布贾。
走出机舱的那一刻一股热浪拍在孔涛的脸上,连一分钟都不到他的额头上就凝聚了几颗豆大的汗珠。
孔涛看着眼前黑黝黝的非洲友人叽里呱啦地说着自己听不懂的语言,第一次感受到了工作的困难程度,语言不通这是他要克服的第一道障碍。
负责接待的中方人员带着孔涛一行人来到了住所,随后带着他们走进一家餐馆,孔涛舟车劳顿也开始咕咕叫,已经做好了要饱餐一顿的准备。
没一会,一位黑人小哥端上桌几份饭菜,但是看上去却并没有什么食欲,一旁的接待人员倒是已经习惯的当地的饮食习惯,自顾自的就开始用餐。
接待人员吃了两口后发现孔涛跟其他同事都在愣神,看自己的眼神像在看怪物一样,瞬间就明白过来,笑着说道:“你们快尝尝呀,虽然卖相不怎么样,但是我保证你绝对会爱上这里的美食!”
孔涛将信将疑的尝了一口,瞬间就换了一个表情,开始狼吞虎咽的往嘴里塞,看到他这个样子接待人员忍不住笑了起来,曾几何时他们也是这样经历过来的。
刚到阿布贾的头几天没有什么工作,孔涛也趁着这个机会在当地游玩了一下。
混熟了以后孔涛才知道在当地蔬菜是很贵的食材,平常在国内没钱时才会拿来填肚子的方便面,在这里竟然要二十多块钱。
他发现非洲人十分的友好,而且特别热情,当地人的生活条件虽然很差,但是他们很会享受生活,生活态度十分的乐观。
当然他也看到了令他心痛的一面,有些家庭连温饱都不能维持,一些小朋友也没有接受教育的机会,瘦弱的身躯还要扛起家庭的重担。
看到他们孔涛就想起了自己小时候,父母把最好的都留给了自己,比起这些小家伙,不知道要幸福多少倍。
想到这里时,一个想法在孔涛的心里生根发芽,在有能力的情况下一定要对这些生活在苦难中的人们施以援手,也正是因为抱着这样的想法,孔涛才会在9年后被当地土皇册封为酋长!
助力非洲建设受封“酋长”为了能够更好地融入当地人的生活,孔涛利用空余时间特地学习了豪萨语,没过多长时间就可以达到跟土著居民无障碍交流的水平。
年,铁路建设项目正式开始动工,孔涛接下来的工作是寻找合适的取土场,为铺设路基找到满足要求的土源。
为了寻找合适的取土场孔涛顶着炎炎烈日,穿梭在当地的各个村落,取样后带回公司交给实验员进行核验。
开始忙碌起来后孔涛感觉十分的充实,但是下班后回到住所,寂寞和空虚就会席卷而来,一种孤独感油然而生。
他时常想念家人到落泪,但是却没有勇气给父母打个电话,因为他怕忍不住哭出来父母看到会心疼。
四处奔波了好几天后,孔涛终于寻找到了合适的取土场,并根据标注的取样点来到葫芦弥村,找当地的村民商讨取土的事情。
“不行,这些土地都是酋长分给我们的,我们还要拿来耕种,即使我们同意卖给你们土地,也要得到酋长的同意!”村子里的居民听了以后表示决定权在酋长手中。
孔涛又根据村民的指引找到了当地的酋长,也终于征得了酋长的同意,不过酋长要求按照他们的标准来重新测量尺寸。
孔涛对此十分的不解,公司里用来测量的工具都十分的专业、先进,为什么酋长要重新测量,难道怕被坑吗?
只见酋长一步一个脚印,十分细致地用双脚来丈量,对划进去的树木也是一颗一颗核实,十分的认真。
虽然这种方法过于老旧,但是孔涛被酋长这种事无巨细的精神所感动,打心底里佩服他对待任何事情的态度。
铺设好路基以后便开始启动建设,建设铁路需要耗费极大的人力,领导的意见是直接承包给当地的建筑工队,既省事又省心。
而孔涛却冒出一个不同的想法,他想起了那些难以解决温饱问题的土著居民,希望能够为他们争取一个赚钱养家的机会。
于是孔涛找到负责人,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但是却遭到了负责人的反对,负责人说道:
“你来的时间还比较短,可能不太了解,我们之前也尝试过这样做,但是他们一有钱就会去喝酒消遣,而且他们也做不了技术活,对改善生活条件完全起不到作用!”
孔涛在阿布贾生活的这段时间多多少少也听到一些言论,也明白负责人的难处,于是表态道:“这个你放心,我来带队,保证让你看到一支训练有素的‘生力军’!”
从这天开始,孔涛招聘了一批当地的居民,耐心地教授他们工程机械的使用方法。
对于这群连一天学都没有上过的人们来说,听的他们是一头雾水,有不少人还开始打起了退堂鼓,认为这份工作实在是太难了,想要退出工程队。
孔涛不厌其烦的安抚他们的情绪,一遍又一遍的细致讲解,让雇员们看到了这个中国小伙的责任心,浮躁的心也逐渐平息。
为了提高雇员们的积极性,孔涛还费尽心思制定各种奖赏制度,还让他们参与到一些决策中,看到雇员们的努力孔涛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一个月后,到了发工资的日子,领到钱的雇员们却个个愁眉苦脸,孔涛自然知道他们在想些什么,于是将所有的雇员聚到一起用豪萨语说道:“你们拿到的钱只是一半的工资,另一半我替你们发给了家人!”
听到这句话后雇员们才打消了疑虑,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纷纷用不太标准的普通话向孔涛道谢,看到这些雇员们脸上的笑容,孔涛也不由自主的开心。
孔涛领了工资以后,又拿上前几个月攒下来的钱,来到当地唯一一所公办小学派佩村小学,因为年久失修学校得房屋看上去已经摇摇欲坠,孔涛此行的目的就是要帮助校方修缮学校。
建筑队的雇员们为了感谢孔涛给了他们一个工作的机会,选择无偿帮助孔涛一起修建校舍。
除了孔涛以外,其他公司的同事也经常会一起到派佩村小学参加组织一些爱心活动,孩子们则亲切地称呼孔涛为“孔校长”。
这还要得益于我国在年提出的“一带一路”伟大道路,中国同尼日利亚之间的合作更加广泛,对尼日利亚的援助也不局限于经济,渗透到了与生活相关的各个方面。
一年后,公司又承建了新的建造项目,表现突出的孔涛则从助理工程师被提拔为了公司分部经理。
能力越大责任也就越大,孔涛在当上分部经理后更是带领同事们尽心尽职的工作,完成了许多艰难的任务。
在尼日利亚待了三年多,孔涛却只回过几次家,有时候翻看朋友圈,看看老同学们的生活现状,孔涛也十分向往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
年,阿卡铁路终于竣工建成,并且开始进入运营阶段,孔涛也计划着调回国内公司发展。
但是申请报告还没有提交上去,领导就又派来了新的任务,将孔涛任命为新项目阿布贾城铁项目的项目经理。
虽然十分想家,但是领导将项目交到孔涛手上的那一刻,他又打消了回国的想法,继续留在了尼日利亚。
年7月,历经两年的不懈努力,尼日利亚的各大项目已经初具规模,中图集团公司总部考虑到长远发展,将将阿卡铁路项目部、阿布贾城铁项目部和运营部三方合一,成立了中土集团尼日利亚事业部,由孔涛担任总经理。
孔涛在尼日利亚工作的这8年来,公司为当地的无业居民提供了数以万计的工作岗位,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当地人的生活水平,他的所作所为当地居民也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更是成了为当地的“明星”。
每次走在路上当地居民都会十分热情亲切地跟他打招呼,还会拉他回家一起吃饭,在尼日利亚生活的这段时间孔涛几乎不用买水果,因为经常会收到当地居民赠送的各种新鲜水果。
除了这些土著居民以外,孔涛因为工作上的原因跟吉瓦地区的酋长统领“土皇”穆萨关系也十分要好,而且他经常能够帮穆萨解决很多政务上的问题。
年9月,这天,孔涛闲来无事便溜达着去宫殿里拜访土皇穆萨,乍一看穆萨身上穿着袖口镶金的长袍,应该是高高在上的感觉,但实际上穆萨十分的热情,用平易近人来形容在合适不过了。
孔涛与穆萨一边喝茶一边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聊,穆萨突然一脸严肃的说道:“涛,你帮助我们尼日利亚修建铁路,还帮我们解决了就业问题,我一直想要报答你,但是不知道该怎样做,不如封你做酋长吧!”
孔涛差点没一口茶水喷出来,他以为穆萨在开玩笑,但是再次确认后才发现,穆萨是真的想要封自己当酋长。
孔涛连忙摆手,用豪萨语回答道:“这些功劳也并不属于我个人,我受之有愧啊!而且我也不能贸然答应,要向领导请示的!”
孔涛再三推辞都没能让穆萨打消想法,于是只好硬着头皮向党委书记打了报告,没想到负责人却笑着说道:“这个是允许的,在你之前已经有三个中国人被封酋长了,这相当于他们对你的赞誉!”
年4月21日,这一天对于孔涛来说十分的难忘,他早早地起床刮胡子洗漱,把自己打理得十分精神,今天他就要参加授封仪式正是成为酋长了。
孔涛驱车来到穆萨的宫殿,发现已经聚集了一大批人,这些人有他在尼日利亚认识的黑人朋友,也有公司的同事和领导,还有当地的一些贵族和官员。
在非洲酋长和土皇的地位在人们心中甚至要比一些官员重要许多,因此官方对于酋长册封也是十分的重视,特地盛装出席授封仪式。
这场盛大隆重的授封仪式被同事们通过互联网进行了实时直播,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nghengyuany.com/abjls/231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