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阿布贾 >> 阿布贾历史 >> 蔚小理开始第二轮出牌,产品创新力持续刷新
(报告出品方/分析师:中信证券研究部尹欣驰)
理想ONE车型的设计开发始自年。底盘设计和部分零件对标丰田汉兰达开发,动力总成方面采取阿尔特的增程式方案(东安动力1.2T发动机+串联式电机方案)。理想L9搭载的1.5T四缸发动机,由理想汽车和新晨动力的合资企业——理想新晨生产制造,热效率达到40.5%,相比前款车型36%热效率的1.2T发动机明显提升。搭配蜂巢动力的双电机组成的增程系统,最大功率可达kW,百公里加速时间仅为5.3秒。
一、年蔚小理集体进入新产品周期
年是三家新势力的融资大年;年发布的第二代旗舰产品,由于其开发周期“资本弹药”重组,研发资源丰富,因此第二代期间产品的完成度比上一代产品更高。
定位30+万元SUV,年市场容量约万辆/年,优质供给提升EV渗透率
第二轮出牌不约而同定位30+万元SUV,此价格带市场容量约万辆/年(国产约万辆,进口约50万辆)。
ES7\L9\G9三款中大型SUV,很有可能对X3\GLC\Q5甚至是X5\GLS\Q7的传统豪华品牌的市场形成冲击。
年,中国国产车市场销售30万以上的SUV车型中电动车约为47万辆,EV渗透率30%;供给创造需求,30万元以上EV渗透率提升。
蔚来看点:磨剑三年,NT2.0平台新车鱼贯而出;ET5是今年最大看点
由于资金等方面约束,蔚来此前最新车型EC6是基于ES6做的外形小改造,座舱硬件、辅助驾驶等方面沿用前车方案。
蔚来ET7:磨剑三年,NT2.0平台首款轿车,售价44.8-52.6万元,延续高端调性。我们预计销量3-4k/月;升级主要体现在:
1)座舱:搭载高通芯片,中控流畅度提升;7.1.4杜比音响系统体验感极强,KOL及用户反馈评价高
2)辅助驾驶:硬件配齐,期待NAD系统22Q4上线
蔚来ET5:定位中端豪华轿跑,32.8-38.6万元;BaaS方案价格下探至25万区间。今年蔚来最重要的车型,有望成为爆款,年上市后销量有望快速爬坡,来到8k/月,巅峰或突破1万辆/月。
ET7:对标宝马5系;ET5:定位对标宝马3系;宝马3系/5系/奔驰C级/奔驰E系等主流豪华轿车产品,均衡月销约为1.5万辆/月。预计ET7均衡月销3-4k;ET5均衡月销8k-10k。
长期的视角:品牌优势明确。ET5或为蔚来打开规模效应的首款车型;年的中高端品牌计划——“阿尔卑斯”有望提升蔚来的销量天花板,并且提升规模效应。
小鹏:全栈自研的铺垫进入收获期,H2率先上线城市NGP功能
小鹏汽车是一个互联网基因的科技公司。初衷希望用科技改变出行方式,是国内车企中最早开启全栈辅助驾驶自研的车企。
当前在自动泊车、NGP导航辅助驾驶场景上,小鹏自动驾驶功能的体验是中国最好的,已经超越了特斯拉;H2有望率先落地中国城市的导航辅助功能(城市NGP)。
背后的原因是:1.有高精地图等数据,且做针对本地的优化;2.基于全栈自研,快速迭代;3.自动驾驶团队建立时间早,已经经过磨合较为稳定。
小鹏G9刷新辅助驾驶能力;基于V平台打造,开启核心硬件自研
看点1:V/SiC平台补能体验提升;开启核心硬件
看点2:智能领先:EE架构升级;XP4.0系统算力提升,功能有望在XP3.5的城市NGP基础上进一步夯实城市辅助驾驶体验。
看点3:G9上市后带领公司提升毛利率,解决今年由于电池涨价,带来的量/利压力
待跟踪:座舱体验(年9月交付)
理想看点:从ONE到L9,资源限制解除,动力总成、智能座舱到自动驾驶全面提升
补短板1:底盘+动力提升明显:
理想ONE车型的设计开发始自年。底盘设计和部分零件对标丰田汉兰达开发,动力总成方面采取阿尔特的增程式方案(东安动力1.2T发动机+串联式电机方案)。理想L9搭载的1.5T四缸发动机,由理想汽车和新晨动力的合资企业——理想新晨生产制造,热效率达到40.5%,相比前款车型36%热效率的1.2T发动机明显提升。搭配蜂巢动力的双电机组成的增程系统,最大功率可达kW,百公里加速时间仅为5.3秒
补短板2:自研自动驾驶
款理想ONE在年12月OTA3.0之后,上线了全栈自研的高速的NOA功能。激活率61.3%。后面城市NOA也要上(但是可能比较晚)
优势的扩张:5联屏体现出理想座舱的配置和功能的创新力、想象力
车辆中控屏、副驾娱乐屏、后舱娱乐屏,采用了三个15.7英寸车规级OLED屏,提供了车载屏幕中前所未有的3K高清分辨率和极致色彩还原度;标配超大尺寸的HUD,以及位于方向盘上方的安全驾驶交互。
功能创新:游戏座舱、Switch一线直连
二、头部新势力的标签逐渐清晰,品牌正在建立,建立相对优势
传统的视角:传统燃油车产品定位趋同;电动车制造端的难度下降
车型定位分析:a.售价、尺寸,决定了一个车是“畅销车”,还是“小众款”。例如宝马1、3、5走量,奥迪4、6、8走量,是因为他们都是大众化的定位,市场上消费者普遍的需求。但是宝马的2、4、6等,比较小众,例如溜背设计,车型更好看但是损失了空间,不是大部人喜欢的搭配。长城哈弗H6、长安CS75、吉利博越等SUV卖得很好,固然有产品好的因素,但是更多是定位在了“12万的紧凑级SUV”这个价格和尺寸,这个类型的车需求天然很好,所以这个类型的车能走量。b.传统燃油车,特别是自主品牌,在产品、品牌等维度是相对同质化的。c.如果只看制造端,电动化时代打造出一台电车的难度在下降。
现在看新势力/新品牌的视角:评价的内容开始变多;EV好造,智能+运营有难度
1.产品端,除了以上提到的两点,还有智能化的比较。特别是中高端车,智能可以不是强项,但是不能“拉胯”。
2.运营:
a.品牌运营;这个时代主机厂在前所未有地和消费者进行面对面、直接的沟通,特别是新品牌的建立过程中,品牌建设、品牌运营是重要的环节。但是如果长期来说,如果希望在竞争较为激烈的整车端获得较为稳定、得体的毛利率,品牌建设、心智培育是必须。占领一个标签,意味着在特定消费者群体可以收到“溢价”。
b.门店等运营:核心差异是效率。新势力跟随特斯拉打造直营门店,基因上OEM的能力范围不包括服务、以及对服务人员的管理,不是所有整车厂都能兼具效率和服务质量(把这两项做到极致之前是经销商的任务);运营效率的差异会带来长期的利润率差异。
三、推荐当前估值较低、有空间,且H2车型上市有望验证自身产品创新力的新势力企业:理想、小鹏、蔚来
长期空间:a)如果只算硬件价值,做到万销量*25万元ASP*10%净利率*15PE=亿;b)软件付费潜力、或其他数据变现(如特斯拉车险)的可能性,对应存在溢价空间。一台车硬件如果挣2万元,软件有希望再增加1~2万元的收入,后者对应极高毛利/边际利润。软件有望带来50%左右的市值溢价空间。
短期:预计小鹏和蔚来在-年较难实现盈利,通过市值/毛利的比较,我们认为新势力和传统车企的估值已经具备可比性,极具配置价值;蔚来/理想/小鹏对应E毛利润的8/6/10倍,和比亚迪(H)、吉利(H)较为可比。
风险因素
新车型上市时间不及预期;局部疫情反复带来产业链、生产制造端影响加剧;经济压力下汽车消费需求变弱;上游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汽车智能化功能和场景落地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