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2/1 18:21:14 点击数: 次
北京白癜风医院那里好 https://myyk.familydoctor.com.cn/2831/点击国际石油经济
长期以来,尼日利亚以盛产石油和盛行腐败著称于世。随着国际社会反腐合作力度的加大以及尼日利亚国内反腐败工作的深入开展,一批涉及国际石油公司的商业贿赂案件被媒体陆续曝光。一些实力雄厚的国际石油公司,包括壳牌、埃尼、哈里伯顿等,在尼日利亚获取价值不菲的油气利益的同时,通过各种舞弊行为多方获取非法利益。众多尼日利亚政府部门、国家石油公司官员,以及国际石油公司负责人深陷其中。商业贿赂事件不仅严重损害了尼日利亚油气市场的公平竞争和正常经营,而且损害了国际石油公司自身乃至尼日利亚政府的国际形象。尼商业贿赂的特点1 商业贿赂行为日趋普遍化
商业贿赂、腐败丑闻在世界范围各个时期均有发生,但在发展中国家新兴市场,商业贿赂活动表现尤为猖獗,发展中国家成为跨国公司商业贿赂的重灾区。尼日利亚作为发展中大国、新兴经济体和重要油气资源国,石油天然气行业的腐败问题日趋严重,商业贿赂越来越普遍化,几乎贯穿于整个石油石化产业链。商业贿赂手段正在被跨国石油公司频繁地运用,使其在国际油气业务竞争中获取不正当超额利益。2 案件错综复杂,涉案金额巨大
国际油气合作中的商业贿赂行为超越了甲乙方界限,成为涉及油气产业多方主体的利益赌局。从政府到国家石油公司,从跨国石油公司到服务承包商,甚至是相关服务方都深陷其中,各种利益输送者与利益获得者相互交织,错综复杂,牵涉面广。油气行业作为高投资、高收益行业,商业贿赂涉案金额往往巨大。在上述几起商业贿赂案中,尼日利亚政府首脑、石油资源部官员、海关官员、国家石油公司高管、石油投资方、服务方、承包商等众多主体深陷其中,仅从罚金就可以看出各案所涉金额巨大。3 行贿索贿隐蔽,操作方法复杂
以OPL区块跨国石油公司在商业贿赂上的集体运作为典型代表,跨国石油公司正在运用更加复杂、更加隐蔽的手法来规避资源国政府和国际监管。由于日趋严格的法规监管,跨国公司已放弃传统的直接提成“给好处”的方式,转而采用复杂隐蔽、貌似合法的商业手法运作,这已成为商业贿赂的新动向。4 商业贿赂已跨越国界,给司法治理带来难度
国际油气合作的发展使商业贿赂行为超越资源国边界成为全球性问题。资源国、投资国、仲裁或审判机构以及各种非政府国际组织的参与,使跨国石油公司在尼日利亚的商业贿赂丑闻成为广受
石油市场全球化以来,商业贿赂就如影随形,不仅造成了不正当的竞争关系,更重要的是腐化了资源国政要,成为制造资源国腐败和激化社会矛盾的无形推手,影响到资源国的社会政治稳定。石油市场中的商业贿赂也成为国际能源安全的一大毒瘤,国际社会有必要加强合作,联合打击商业贿赂行为,强化治理机制,净化国际油气市场。一方面加强在商业贿赂行为调查和追责上的国际合作,通过多国协调合作,坚决打击各种跨国商业贿赂违法行为;另一方面要防患于未然,注重建立国际反商业贿赂的长效机制,致力于清除滋生商业贿赂的土壤,铲除潜规则赖以生存的根基,从源头上减少商业贿赂发生的机会。
年12月14日,《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正式生效。这是联合国历史上通过的第一个用于指导国际反腐败斗争的法律文件,对预防腐败、界定腐败犯罪、反腐败国际合作、非法资产追缴等问题进行了法律上的规范,对各国加强国内的反腐行动、提高反腐成效、促进反腐国际合作具有重要意义。当务之急是提升联合国反腐公约在各国的影响力和执行力,让更多的国家参与进来,通过更广泛的国际合作加大打击商业贿赂和腐败行为的执行力度。2 引导企业自律是治理商业贿赂行为的根本之策
腐败能够为企业带来丰厚的不正当利益,这是众多跨国公司明知违法却在暗中支持商业贿赂行为的根本原因。因此,通过外部奖惩制度和内部控制管理机制的设计,促使企业加强自律是解决商业贿赂问题的根本之策。
制定严格的商业贿赂惩罚制度,让涉事企业为其违法行为付出惨重代价,以高压政策阻止商业贿赂的发生。各国政府、国际组织通过制定和实施相关奖励政策、建立诚信档案和认证制度,提高遵纪守法企业的公司信誉度与知名度,通过外部激励与监管促使跨国公司合法经营,自觉抵制商业贿赂行为。
跨国公司内部要加强财务和监察控制,严控商业贿赂行为的发生。财务控制上,正确运用跨国财务制度及审计规则,形成跨国财务审批和定期内审机制,规范和约束不同国别公司的经营行为,严格执行分级授权制度,控制商业贿赂行为。监察控制上,通过建立有效的合规检查及举报制度,以防范或发现商业行贿行为。公司内部设立专门的合规检查部门即监察部,对业务部门的合同、财务交易及人员交往等经常进行事中、事后的暗中调查,及时发现可疑的交易及行贿行为。在合规检查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举报制度,提高发现可疑交易及商业行贿行为的概率。可以设立举报专线和纪检网站,鼓励员工对商业贿赂行为进行匿名举报。加大对涉事企业和人员的处罚力度,杜绝商业贿赂行为发生,营造公平的市场环境,树立和维护企业的良好形象。哈里伯顿公司巨额贿赂案
该案例牵涉到一个由4家公司组成的国际财团,包括美国石油工程技术服务公司哈里伯顿的子公司科贝尔(KBR,KelloggBrownRootSubsidiary)、法国德西尼布(Technip)集团、意大利埃尼集团(Eni)控股的赛班(Saipem)下属公司斯纳姆普罗盖蒂(SnamprogettiSPA)公司和日挥株式会社(JGC)。这4家公司共同出资组成了一个名叫TSKJ的合资公司,该合资公司为获得在尼日利亚尼日尔河三角洲东部的Bonny岛建造和后续扩建一个大型液化天然气工厂(即尼日利亚LNG厂)的工程合同,于年至年间向尼日利亚政府官员多次行贿。年该国际财团的一位前任高管向一位法国法官承认,为获得此LNG建设工程合同,TSKJ公司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在海外运作着一笔贿赂基金。由此引出的贿赂案,先后遭到美国、意大利、法国和尼日利亚政府的调查和巨额罚款。
据调查,TSKJ公司通过其子公司液化天然气服务公司(LNGServices)雇用了三星投资公司(TRI-STARInvestmentsLTD)为其提供咨询服务。这些咨询服务包括帮助TSKJ的4家合作伙伴在尼日利亚开展商业活动,协助其维持与客户、政府、其他企业之间的良好关系等。事实证明,这些“咨询服务”精心设计了一系列针对尼日利亚政府官员、尼日利亚国家石油公司高管、尼日利亚液化天然气公司高管、合资合作伙伴和其他西方国家利益相关者的行贿计划,并试图使其合法化,时间跨度从年到年,甚至更久远。需要指出的是,在案发时间,哈里伯顿的法人是美国原副总统迪克·切尼。据尼日利亚媒体报道,哈里伯顿在这10年间向尼日利亚官员行贿1.8亿美元,以获得价值60多亿美元的LNG项目工程建设合同。
年,英国严重欺诈办公室开始调查哈里伯顿在尼日利亚的子公司科贝尔涉嫌贿赂案件,美国联邦调查局也展开了对哈里伯顿公司贿赂的深度调查。据公开信息披露,三星投资公司将TSKJ公司的贿赂款分期支付给尼日利亚政府官员,其中年支付了万美元,年支付了万美元,年支付了万美元,年支付了万美元,年支付了万美元。
年2月,科贝尔及其母公司哈里伯顿承认了上述指控,并接受了美国联邦政府对其处罚的5.79亿美元罚款。科贝尔公司前首席执行官阿尔伯特·斯坦利认罪伏法,面临7年监禁。合资企业的其他股东总共支付了6亿美元罚款,以寻求庭外和解。该案件总罚金接近12亿美元。
年12月,尼日利亚经济和金融犯罪委员会(EFCC)向阿布贾联邦首都区高等法院提起诉讼,美国前副总统即石油工程技术服务公司哈里伯顿的法人代表切尼、科贝尔公司前首席执行官阿尔伯特、哈里伯顿公司首席执行官戴维等9人一起受到与行贿舞弊相关的16项指控,他们触犯了尼日利亚联邦刑法第96(1)条。据案件文档披露,整个庞大的贿赂计划通过阿姆斯特丹、纽约、日本和瑞士的多家银行实现资金转移,最终支付给许多尼日利亚政府高级官员和当时的尼日利亚执政党领导人。
不过,据尼日利亚媒体《先锋报》年12月13日报道,尼日利亚政府已同意撤销对切尼和哈利伯顿公司的指控,为此,哈里伯顿将向尼政府支付巨额罚金。据进一步消息报道,尼官方谈判团队与美国政府官员、哈里伯顿高管之前曾在伦敦举行会议商谈,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和前国务卿詹姆斯·贝克也通过电话会议的方式参会。根据会议达成的协议,哈里伯顿同意支付约亿奈拉(当时约合1.35亿美元)作为罚金,同时承诺与美国政府保持沟通,并帮助尼政府追回冻结在瑞士的1.32亿美元非法资金。尼政府撤回对此案的所有诉讼及对科贝尔、哈里伯顿及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指控,同意不再对这些公司和相关责任人进行其他刑事指控或民事索赔。
然而,高额处罚无法改变一个事实,即科贝尔公司已经主导了非洲LNG市场。阿尔及利亚和尼日利亚现有的LNG厂都是由科贝尔公司建设而成,西方的石油公司一直控制着尼日利亚乃至整个非洲的油气市场。壳牌和埃尼涉嫌OPL区块贿赂案
OPL区块位于尼日利亚尼日尔河三角洲盆地深海海域,是尼日利亚最为有利的石油区块之一,估计储量达92.3亿桶。年阿巴查军政府执政时期,时任尼日利亚石油部长的丹·埃泰特将OPL区块风险独担的勘探开发权授予了自己的公司马拉布,这个公司只是一个刚成立不久,既无雇员、无办公地点,也无资产的“三无”公司。当时区块的签字费为0万美元,马拉布公司实际仅支付了万美元。随后,壳牌作为技术伙伴和作业者进入此区块,对有利区域进行了三维地震采集。
年阿巴查将军在执政时去世,年民选的奥巴桑乔政府上台后,于年取消了马拉布公司OPL区块的许可证,将该区块通过招投标授给壳牌。壳牌通过与尼国家石油公司签署产品分成合同取得了该区块的控制权,该合同需要支付签字费2.1亿美元,但壳牌并没有支付签字费。壳牌成为该区块的作业者4年后,开始了大规模勘探投资,先后钻探5口井,发现了扎巴扎巴和依坦两个油田。
马拉布公司随后起诉了尼政府和壳牌,经过一连串复杂的法律程序,年尼日利亚法庭重新将许可证授予了马拉布公司。尽管壳牌在尼日利亚长期开展油气业务,对当地市场环境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敏锐的洞察力,但是新的法庭判决仍令壳牌措手不及。随后壳牌展开了各种仲裁申诉与法律诉讼活动,包括7年诉诸解决投资争端国际中心,要求尼政府支付5亿美元的勘探赔偿金等。
马拉布公司强势进入后,聘用了一些政商和法律界知名人士为区块寻找其他投资者,包括前苏联外交官。俄罗斯石油、法国道达尔和中国石油等多家石油公司均表示对OPL区块有浓厚兴趣,但均碍于马拉布公司与壳牌、尼政府之间的纠纷而观望。后来意大利埃尼公司的介入使得事态有了新的发展。经过多次会议磋商,各方最终于年达成了和解协议:埃尼和壳牌同意支付13亿美元购买该区块,马拉布签字同意放弃在OPL区块的权利,壳牌撤销了所有法律诉讼与仲裁申诉。这笔交易被分成了两部分处理:尼政府将先从壳牌和埃尼支付的13亿美元中扣除壳牌欠付的2.1亿美元签字费,再将近11亿美元支付给马拉布公司。
这笔交易如此安排旨在让壳牌和埃尼能够声称自己并未与埃泰特或马拉布直接达成交易。然而,通过支付这些款项,两家公司实际上是用十多亿美元的价格从埃泰特手中购得了该区块,从而将马拉布公司以极为可疑并可能是非法手段获得的资产“转化为货币”。全球见证组织(GlobalWitness)公开的文件显示,这笔钱在转给了马拉布公司后,其中有超过8.01亿美元转入5个所有权不详的空壳公司。这笔可疑的交易幕后真正的受益人至今成谜,因此,壳牌、埃尼、马拉布和有关尼政府官员正在受到尼国会和经济金融犯罪委员会、荷兰、英国、美国和意大利法院的调查。壳牌和泛亚班拿公司涉尼行贿案
年,瑞士大型货运和物流公司泛亚班拿集团(PanalpinaGroup)、壳牌等与美国政府达成和解协议,同意以支付共计2.亿美元罚金的方式了结美国司法部和证券交易委员会对其展开的海外行贿丑闻调查。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指控上述公司,为了加快货物和设备进口的审批进程、逃避进口商品关税、延期石油合同或获得更低税负,向尼日利亚政府官员行贿。货运代理泛亚班拿集团向美国法院承认了代表客户壳牌尼日利亚公司向尼日利亚海关官员行贿的事实,贿赂案涉及尼日利亚各级政府及多项业务。该公司承认给某些政府官员每周或每月固定提供津贴,以确保“泛亚班拿及其客户获得最优惠待遇”。泛亚班拿称,壳牌尼日利亚公司高管特地要求他们提供假发票,希望以这些票据规避政府审计,掩盖行贿的事实。
泛亚班拿在法庭上坦承,该公司曾在年到7年向安哥拉、阿塞拜疆、巴西、哈萨克斯坦、尼日利亚、俄罗斯和土库曼斯坦的政府官员行贿至少万美元,使其客户规避海关正常检查程序,使用通关假冒文件,或走私药品和爆炸品等禁运品。
另外,在美国休斯敦的联邦法庭上,壳牌承认在尼日利亚深海Bonga项目中支付万美元给尼日利亚分包商。壳牌清楚地知道,其中一部分钱用于行贿尼日利亚官员以绕过海关流程,给公司带来“不正当利益”。本文节选自《国际石油经济》年第4期文章《跨国石油公司尼日利亚商业贿赂案例分析》,作者:刘舒考、张广本。阅读全文,请查阅期刊或登陆石油经济网
转载请注明:
http://www.zhanghengyuany.com/abjmj/1948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