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布贾

23年前从北京市区去机场,以及机场里面的

发布时间:2020/7/22 15:29:57   点击数:

今天,当你坐上北京的出租车,说“去机场”的时候,师傅一定会回过头问是哪个机场,首都还是大兴。

你有想过,如果时光倒流23年,回到那个北京只有一个国际机场,而这个机场只有一座航站楼的年代,是怎样一番景象吗?

正好,小语在网上发现了两段外国网友在年拍摄的视频,可以让我们回味历史。

年7月,从建国饭店前往首都机场,作者RogerSchwendeman,时长9分14秒。

5秒:出现了一辆黄色的面的。面的是90年代北京普及的交通工具,因为载客量大,价格比一般出租车便宜而备受欢迎,但司机也因为面的紧俏和利润不足等原因,喜欢拒载,央视甚至出过多次专题报道;18秒:皇冠造型的香水瓶,90年代就已经懂事的网友多半不会陌生(年龄暴露帖),不知能唤起多少人的晕车记忆。

34秒:出现了当年东三环路上的地标建筑京广中心。京广中心高米,一度是京城最高建筑。当然了,现在的最高建筑中信大厦也在东三环附近。1分17秒:团结湖附近的塔楼公寓,今天都还在使用。1分50秒:农展馆南向北,相对今天来说变化不算特别大,昆仑饭店、长城饭店、京信大厦等今天都还是主要建筑。

1分55秒:燕莎中心,今天也基本保持了当时的样子,有意思的是隔着燕莎中心的亮马桥路北侧,似乎是“城乡结合部”的景象,跟今天的高端商住区大相径庭。2分50秒:开始从三元桥驶上机场高速。路面好像和23年前都是一个风格,路边一直都是郁郁葱葱的树林,车流量也差不多。5分17秒:机场高速收费站。国风造型一直延续到了今天。6分整:从这里开始是一段很有意思的记录。当时T2航站楼还在修建(再过2年才交付),而入场道路也临时改成了一个诡异的走法:从机场高速右转向东,在“老候机楼”(今天的国航办公楼、路公交车终点站)前面驶过,然后向北穿越现在的停机坪,最后到达T1。这是当年施工方案的历史见证。最后,视频在T1结束。当时T1东卫星厅服务国际线,西卫星厅服务国内线,年客流量几千万人次(也就比今天普通省会强一些),一座小楼就能满足首都需求,还没有如今一个航空公司专用一座候机楼热闹。还有一样东西在这23年间也大差不差,那就是机票票价……

年的首都机场唯一航站楼(T1)内景和机坪景象,作者juergen,时长4分43秒。

开场:看不出哪个公司的图停靠在西卫星厅。当时T1是首都机场唯一的候机楼,西卫星厅主要负责国内航班,东卫星厅国际航班,那时候首都机场的年客流量也就相当于今天的普通省会,而T1如今哪怕只是交给HNA一家集团使用,看起来也比视频上热闹。

而那架图飞机,从涂装看很有苏联民航/俄航风格,但停放在国内区,推测可能是国内公司(例如川航)短期租用。23秒:T1内部,还大量使用手写通告版。42秒:目测是港龙航空A。港龙年前后就引进了A。如果前面猜测属实,这架飞机应该今天还在执飞同一个航班:北京-香港,连KA的航班号都没变。51秒:英航波音-,说实话当时的涂装挺好看。发动机与国泰一样,用的波音同款引擎罗罗RB(具体版本有所区别),而不是更常见的PW或者GE引擎。1分4秒:候机厅内部充满大巴站风格的座椅。2分17秒:南航,不久前刚退役,涂装没什么变化;背景上是中国通用航空的波音-,当年这家公司并入东航,大体可以认为构成了后来的东航山西公司。2分44秒:国航B-号波音-,这架年引进的飞机至今仍然在役,而且还执行了金特会的重要任务。注意机身上的AIRCHINA无论字体还是字号都与今天不同,国旗尺寸也比今天小。3分34秒:执行北京-上海-洛杉矶MU航班的麦道11,但看不清机号。年,这个航班在太平洋上空发生过误放襟翼造成急剧俯仰的事件,客舱中没固定的人员物品四处乱飞,2名乘客死亡。4分7秒:T2航站楼建设工地。这座航站楼年11月才竣工开放,晚于香港新机场T1(即今天的主航站楼)。23年后再对比这两座建筑使用保养状况……

历史确实挺有味道的。你的年,有什么回忆?我们评论区见。

接受打赏的小语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nghengyuany.com/abjwh/18157.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