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阿布贾 >> 阿布贾文化 >> 探索数千岁的珊瑚你见过吗ldquo
我国新一代科考船“科学”号在西太平洋执行了一个月的科学考察任务后,近日顺利返回海南三亚,这也是人类首次在卡罗琳海山科考。本航次科考队员共采集到深海巨型及大型底栖生物样品近个、多种,专家推测其中一个巨大珊瑚的年龄在数千岁。
深海底现“珊瑚林”“海绵场”
在本航次任务中,科考队员在卡罗琳海山的东侧,发现了一个自水下米延伸到山顶的海岭,长约4公里,宽约50-米。
观察发现,海岭上分布了大片的“珊瑚林”和“海绵场”,还附生着海葵、蛇尾等生物,形成了通常只有在中高纬度海域的海山才能一见的高生物多样性景观,这也是首次在热带西太平洋寡营养海域的深海底发现“珊瑚林”和“海绵场”。
采到数千岁巨大珊瑚
中科院海洋专项航次首席科学家徐奎栋透露,本次科考在海山东侧的海岭采集到一个宽约3米、高1.6米的巨大柳珊瑚,根部直径约5厘米。
△“科学”号采集到的巨大珊瑚根部
目前全球发现的深水珊瑚最大寿命约为岁,生活在米至米水深,而这株巨大柳珊瑚发现于米水深,它生长更慢,其寿命可能超过已知的深海珊瑚最大寿命,其具体年龄还需要带回实验室分析确认。
15次下潜共采集生物多种
科考队员利用“发现”号遥控无人潜水器下潜15次,对海山的东西南北四个侧面及山顶进行了精细调查,取得了丰富的生物、岩石和沉积物样品。共采集到深海巨型及大型底栖生物样品近个、多种,涉及珊瑚、海葵、柱星螅、海绵、海胆、海蛇尾、海参等生物,涉及许多未知新物种。
此外,科考团队还完成了海山水体4个断面22个站位的水文、化学和生物生态调查,获得大量新的认知。
更多新闻
4年间,这4个“偏远村”成了“地球村”!
又多了个城市给共享单车“踩刹车”,这次是北京
监制/唐怡主编/张天宇李浙
编辑/史萌
?央视新闻
觉得不错请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