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阿布贾 >> 阿布贾文化 >> 北京未在第一入境点观察期满当天或次日进京
4月4日,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召开。
在第一入境点隔离观察期满后进京该怎么办?
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张强介绍了关于入境人员在第一入境点集中观察期满进京有关政策措施。
为切实防范境外疫情输入,从3月24日开始,部分国际航班从指定第一入境点入境,旅客在第一入境点所在城市实施检疫并办理入境手续,之后就地进行集中医学观察。现在,14天的集中医学观察即将期满,有些旅客提出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办,旅客的家人也担心亲人能否如期顺利回京,所在社区的一些居民也担忧这些人员回来后是否安全。针对这些问题,为共同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我们在专业部门的指导下,研究制定了有关工作措施:
一是入境人员须在第一入境点进行14天集中医学观察。观察期满经核酸检测为阴性的,解除医学观察后,就地分流,各自返回目的地。
二是在第一入境点集中观察期满14天,经核酸检测阴性,并于集中观察期满当天或次日直接进京的人员。由当地提前向我市提供《指定第一入境点入境进京人员信息表》,观察期满后,出具集中观察期满证明。人员进京前需向居住社区报告,说明集中观察情况及进京日期,便于社区掌握,为大家回京提前做好准备。人员进京时,如因数据更新滞后,致使在机场、火车场站、公路卡口受阻的,可向相关站点出示集中观察期满证明,自行返回社区。
到达社区后,由所在社区核实《指定第一入境点入境进京人员信息表》并做好登记,办理小区出入证件,可不再进行居家观察,但是需要接受社区健康监测管理。社区会提醒本人做好个人防护,如有异常情况要及时向社区报告。
三是在第一入境点集中观察期满14天,经核酸检测阴性,但没有在集中观察期满当天或次日直接进京的人员,仍要执行所有返京人员均需居家或集中观察14天的政策。
四是对于驻华使团人员,按照有关驻华使团人员管理办法执行。
从西班牙回京的飞机上接触过感染者,她检测5次才确诊
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庞星火介绍,4月3日,本市新增报告境外输入新冠肺炎病例2例,其中英国1例、西班牙1例。
西班牙输入病例具体情况为:某女,无业,在西班牙马德里生活,为3月20日国航CA同航班1名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
某女于3月20日乘国航CA航班从西班牙出发,于3月21日到达北京首都机场。航班飞行期间其相邻男性乘客因健康申报曾有发热症状,被工作人员直接带至机上隔离区,测量体温为39℃,抵京后由医院,于3月21日确诊新冠肺炎病例,临床分型为普通型。
某女抵京后经海关检测体温38℃,即由救护医院就诊,3月22日、23日、24日采集患者标本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因患者有其他基础疾病,29医院治疗,30日复查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4月1日采集标本,检测结果呈阳性。
结合患者境外旅行史、肺部影像、血液检查等其他诊断依据,4月3日被诊断为确诊病例,临床分型为普通型。
留美学生回京隔离期内两次出现症状未报告
另一例为留美学生,在疫情高发国家仍进行多国旅行,并接触过发热和确诊病例。
据庞星火通报,某女,在美国留学。2月29日从美国底特律飞往荷兰鹿特丹,3月8日从荷兰鹿特丹乘火车经比利时布鲁塞尔至英国伦敦。
9日至16日与同行的老师、同学共16人赴伦敦城南、城东、西南部小镇、某郊区庄园、圣保罗大教堂和格林威治等多地参观。
17日从英国伦敦出发,经埃塞俄比亚转乘埃塞俄比亚航空ET航班飞往北京,19日抵京,前往集中医学观察点进行隔离观察。
26日出现咽痛,未报告;29日出现咽干,未报告;31日隔离点对观察对象进行新冠病毒核酸主动筛查,4月1日患者检测结果为阳性,即由救护医院就诊。
结合患者境外旅行史、肺部影像、血液检查等其他诊断依据,3日被诊断为确诊病例,临床分型为普通型。
患者自述,与其同行赴英的16人中,1名美国籍学生于3月14日发热,1名美国籍老师于3月30日确诊。
“目前跨国旅行具有较高的感染风险,这一病例在隔离观察期间二次出现症状但未及时报告,存有侥幸心理”,庞星火表示,希望有境外生活旅行史的入境朋友密切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nghengyuany.com/abjwh/186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