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阿布贾 >> 阿布贾文化 >> 奔驰smart退出北美来中国又一品牌要被
来源:懂车(id:idongche),懂车更懂你!
作者:小罗;转载请带以上信息视为自动授权
“Smart”车名为SwatchMercedesArt三词拼合而成,最初概念来源于手表制造商Swatch的CEO,目的是为了制造一款适合城市通行,缓解交通压力的一款车。
可惜的是,由于Smart品牌车型销量长期不达标,导致盈利状况不佳,这款车被创造出来的概念及目的,一直没有得到证明。
日前,戴姆勒集团宣布,Smart品牌旗下车型将在今年年底退出美国和加拿大市场,梅赛德斯-奔驰将为现有的车主提供售后服务。有一说一,Smart作为目前全球市场为数不多的微型车的代表,其在北美退市或将引来不少人的唏嘘感叹。事实上,北美市场早在两年前就已经停售了Smart的燃油版车型,即将到来的退市,只是为了“分手更彻底”罢了。
1、Smart:不是我轻言放弃!
为啥Smart要放弃北美市场?答案只有三个字:销量差。戴姆勒官方的声明中这样写道:“经过诸多仔细考量,Smart将会在年过后结束SmartEQfortwo电动车在美国与加拿大市场的销售。主要原因在于迷你小车市场衰减,以及产量降低导致认证成本大幅增加。”
说实话,Smart退出北美市场的消息并不令人意外。以美国市场为例,Smart品牌表现最好的一年恰恰是其刚进入北美市场的第一年,年卖出2万多台。出道即巅峰,有时候并不是好事,从此以后,就是无尽的下坡路。到了年,smart则干脆停掉了汽油版与老款电动版车型,仅留下smartEQfortwo。然而其销量仍让人看不到任何希望,直至今日,smart回天乏术,戴姆勒无奈喊停!
2、北美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有一个数据大家需要知道,在戴姆勒%控股Smart品牌的19年间,累计亏损约40亿欧元。可见,Smart的“伤心地”不仅限于北美市场,它似乎是个“不适合在地球生存”的物种。
是不是又跟我们之前聊过的甲壳虫很相似,看似深受年轻人、特别是小姐姐们的欢迎,但就是叫好不叫座。销量?别问,问就是曾经考虑过。
戴姆勒的高管说过:“连欧宝都已经盈利了,我们有很多考虑……”这话的感觉就像是当爹的在说别人家孩子,你看,连隔壁吴老二都考试及格了,Smart你是一点也不Smart(聪明)——还是贱名好养活。这显然引起了戴姆勒高管的大为不满。然后,这“倒霉孩子”就被送到了另外一个“有钱的教书先生”手中——吉利汽车。
3、靠吉利,能翻身?
要把“后进”带成“先进”,从来都不是件容易的事,受Smart车型所限,再加上手里确实没啥拿得出手的技术,参照沃尔沃那样的转型,基本没可能。而吉利也劝戴姆勒,不要“放弃治疗”,不如强强联手,把它转型成电动车品牌,一个有面,一个有钱,岂不美哉?
而懂哥认为,两家大佬这样一拍即合并不能真正“医好”Smart,因为从年开始北美就只销售Smart的电动车了,但销量依然不佳。制约Smart打开销路的真正原因,懂哥认为,主要有二:
一是空间太小,二是技术陈旧。
对此,懂哥老中医,也热心地开出两剂方子:
一是让Smart“变大”,干脆放弃微型车,把它做成小型车都比现在好,别说什么“适合城市通行,缓解交通压力”的初心,你开着坐着都不舒服了,还有心情关心城市交通问题?
二是在电动化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技术,把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都结合起来,人观致、宝沃都能靠这么个玩法续命,你戴姆勒、吉利有的是钱,针对未来出行而做,不仅仅是单车销售,保准有出路。
写在最后
接下来Smart的命运会怎样,还未可知;和吉利合作后,Smart的销量会不会有所好转,也还不明朗。但是唯一能知道的是,Smart作为一个个性品牌,其立身之本就是让消费者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可是很遗憾,这两样它都没有做到。所以如何让Smart体面且可持续的生存下去,立足于技术、车型定位、运营方式都得改变,吉利和戴姆勒的眼光必须得看得更长远。
推荐阅读:
90后开上这三款,事业绝对小有成就,人人羡慕!
国产不保值?前三占两席,这才是国产骄傲!
看完文章,觉得不错点个“在看”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