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阿布贾 >> 阿布贾文化 >> 水肿除了利水,还要治它一碗食疗方,养肾
治肾
水肿则利水,这是常规治疗肾病的思路,可是我们今天讲的这种春季也高发的肾病,仅仅靠利水无法祛除病根,为什么单纯利水没有效果?让患者受益匪浅的、治疗寒湿天下第一方又是什么?
大家对膜性肾病这个词并不陌生,西医认为膜性肾病会造成基底膜屏障受损,导致免疫复合物沉积。
“积”与中医的“癥”同义,“癥”是指体内固定不移的肿块。《赤水玄珠·积聚论》曰:“殊不知有形质之物,积滞不行,则为之积,五脏六腑俱有之。”
所以治疗肾病水肿不能光利水,还要治癥。
除了水肿以外,膜性肾病还有这些不典型症状:
怕冷、手脚凉
大便不成形、腹胀满、胃疼
专家提醒,肾病患者要注意自己的脾胃症状。
病例朱阿姨,65岁,患肾病已有八年,是一名公交督导员,经常一站一整天,年发现腿经常肿,鞋都穿不上了,病情反复,脚肿长达两年。专家用了两个经方,再结合阿姨的情况加减治疗,尿蛋白逐渐减少,血白蛋白逐渐上升,说明阿姨的肾病得到缓解。
24小时尿蛋白正常值小于0.15克↑
血白蛋白正常值40g/L以上↑
专家临床上经常会用到“经方”治肾病,经方是指年前张仲景《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所记载的方剂,经方具有小而精悍、小而疗效好的特点。
治寒湿天下第一方肾着汤
在经方里曾经这样描述一种病:肾着,腹重如带五千钱。身体重、腰中冷,如坐水中。意思是寒湿停留在肾,感觉就像腰上绑了重物,身体重、腰中冷,像坐在水中一样,这正适合用治寒湿天下第一方肾着汤。
化水神剂——茯苓
填土圣药——白术
雨后天晴——干姜
无药可及——甘草
张仲景的肾着汤组方缜密,只用了四味药,却四平八稳,不可挪动一味:白术培土,茯苓利水,干姜温阳,甘草补中,共同起到宣肺健脾温肾的作用,使水液有路可走,缓解膜性肾病的水肿。
麻黄附子汤这个经方来源于张仲景的《金匮要略》,“水之为病,其脉沉小,属少阴,浮着为风,无水虚胀为气。水,发其汗即已,脉沉者宜麻黄附子汤”
也就是说,脉沉的水肿宜用麻黄附子汤。
麻黄、附子、甘草
这个方子不但能利水,而且麻黄和附子都能破癥坚积聚,正好针对膜性肾病的两大病因:水肿、癥聚。
临床上治疗膜性肾病,常常把两个经方:肾着汤和麻黄附子汤联合应用。
春季也是肾病的高发季,专家带来了一碗可以养护肾脏的食疗方。
黄芪山豆粥生黄芪30g(用纱布包)、赤小豆30g、山药g、大枣5枚
将上述食材,加入适量大米,加清水熬煮熟烂,去掉纱布包后食用。
适合怕冷、手脚凉、乏力、出汗等气虚肾虚脾虚人群食用。
赤小豆利水、山药健脾补肾、大枣益气补血,多放一味黄芪,起到了健脾、利水、养肾的作用,煮粥后的黄芪可以直接食用。
专家出诊信息
刘宝利
首都医科医院
周二下午明医馆(特需门诊)
周三上午专家门诊(膜性肾病专病门诊)
备注:突发原因导致门诊时间、出诊地点、门诊类型(普通、专家或特需门诊)、挂号费用的改变,医院当日公布为准。
历史热门文章血瘀在哪,病就在哪!每天一道凉菜、一个揉腹法,让气血活起来,三焦通畅!健脾祛湿厉害的不是薏米,而是它!三种“黄金搭配”,安神、和胃、益气,久服助长寿!肩膀痛不一定是肩周炎,还可能是可致残肩病!常做一个动作,护好肩膀药膳、外洗方、手指操,改善肢体血液循环!40岁以上的糖友,劝你早点用起来想要第一时间看到健康谈的最新内容?
1、点击文章开头的蓝字“健康谈”
2、点击页面右上角的三个小点
3、将健康谈设为星标吧
点击看设星标教程↓↓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养生知识小编张小葵你的支持和赞赏是小编前进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