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阿布贾 >> 阿布贾历史 >> 他们的生活,被中国文化改变
文化如水,润物无声。包罗万象、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由古至今都在向世界散发着无穷魅力。随着中国影响力的不断提升,喜欢中国文化的外国人越来越多。从传统悠久的武术、舞龙舞狮到历久弥新的民乐、国画、手工艺,从娱乐生活和陶冶情操的曲艺、戏剧到能够学以致用的中医、汉语,再到影视作品、文学、思想……他们从中了解中华传统,也由此走近现代中国。
本文介绍的这几位外国朋友,虽然国别、年龄、身份各有不同,但是都深爱中国文化,并因中国文化深刻改变了生活。他们于机缘巧合间惊鸿一瞥,从此一发而不可收,除了立足本土,寻找一切可能的机会努力学习,更不远万里,来华“求取真经”;他们心怀热爱,积极向各自国家民众传播中国文化,在“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的伟大文化交流篇章里书写下属于自己的精彩。
一个尼日利亚人的中国舞狮情结
尼日利亚学员在培训之余学习剪纸
学员在大连接受舞狮培训
每天清晨5点,当大多数尼日利亚人还沉浸在梦乡或是在清真寺做礼拜时,奥拉德恩德·库恩勒已带着妻子和4个孩子走出家门,步行约40分钟,来到苏莱贾公园的一片草地上,开始做健身运动。他们的运动方式与众不同,所有动作都来源于中国传统舞狮。
这一习惯已经保持了近两年。在此之前,库恩勒一家通常是在早晨7点左右起床,周末和节假日则一般睡到自然醒。改变他们生活习惯的,是库恩勒的一次中国之行。
年8月,作为尼日利亚阿布贾杜塞男子政府中学的一名体育教师,库恩勒经阿布贾中等教育委员会推荐,由尼日利亚中国文化中心选送,前往中国大连参加了为期5周的“中非文化聚焦·舞狮培训班”。
第一次离开家人走出国门,库恩勒在兴奋的同时,也有很多不适应。首先是作息时间的改变。尼日利亚与中国有7个小时的时差,刚到大连的第一个星期,库恩勒彻夜难眠,白天则昏昏欲睡。有两次培训,约定时间为清晨5时30分,教练左等右等却不见他的踪影。连续迟到两次,站在年长于自己的教练面前,库恩勒感觉自己像个犯了错误的小学生,很不自在。从那天起,他每晚临睡前都用手机定时,并努力调整自己,往往铃声还未响起,就提早醒来。
另外,舞狮训练也不像库恩勒想的那样,学会几个跳跃动作就可以了。它需要耐力和技巧,需要在做各种姿势时学会控制力度、幅度、速度等,并依靠团队协作精神完成各种高难度动作。每天的训练从早上5时30分开始,除去三餐和午休时间,通常要持续到晚上9点结束。除此之外,还有跑步、爬山等体能训练,可以说是非常辛苦。虽然是体育教师,从小上树、翻墙也轻而易举,但第一次学习在高台上倒立、在桌子上旋转时,库恩勒竟感到害怕、恐慌,做倒立只能停顿三四秒,旋转总是与准确位置偏差较大。经过教练的耐心讲解、示范及心理疏导,他渐入佳境。
通过一个多月的勤学苦练,库恩勒和其他9名学员不仅掌握了舞狮的基本功和套路动作,还学会了高台翻滚等一些高难度动作。结业仪式上,他们精彩的表演赢得了全场观众热烈的掌声。
除了进行舞狮技巧和相关乐器训练,学员们还利用空闲时间学习基础汉语、中华礼仪、书法、烙画、剪纸等文化课程,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回到尼日利亚后,库恩勒和4位教师立刻着手传承舞狮技巧。年10月以来,他们共培训了约40名教师和学生,参加了20多场表演,曾在“尼日利亚独立日”、年和年的“欢乐春节”中国庙会等活动上一展风采。特别是在“尼日利亚独立日”专场表演中,6名中学生上穿中式对襟宽边黄褂,下着灯笼裤,摆出不同队形,一会儿模仿狮子的看、站、跑、跳、搔痒、抖毛等动作,一会儿演绎双狮追抢龙珠,惟妙惟肖的表演令包括尼日利亚副总统在内的现场观众赞叹不已。
今年3月,在尼日利亚中国文化中心举办的“传统舞狮与现代健身”沙龙活动上,库恩勒等几位曾到中国参加过舞狮培训的学员,还根据亲身经历讲述了中国传统舞狮文化以及舞狮给身体带来的益处,并现场示范基本动作、表演舞狮。
因为拥有在中国的这段宝贵经历,库恩勒在休息日会和家人围坐在一起包饺子;在街头或超市,只要遇见中国人,他都会迎上前用汉语打招呼——“你好”“再见”;他的4个孩子目前也都在学习汉语。“舞狮培训增强了我的体质,改变了我的生活,让我结交了很多中国朋友,更了解中国文化,也学习到中国人严明的纪律性和工作的高效率。我一定会把舞狮技艺教给更多的学生和其他感兴趣的人。我还要让我的孩子和学生从小就养成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与他们共同学习中国文化,做中尼两国文化和友谊的传播者。”库恩勒说。
哈格尔的功夫梦实现了
哈格尔在比赛现场
埃及姑娘哈格尔今年22岁了,她是埃及国家武术队队员,从7岁开始练习中国武术。
在接触中国武术之前,哈格尔还是一个每天抱着玩具娃娃睡觉,喜欢穿裙子,并一定要把自己的长头发梳得漂漂亮亮的小女孩。一天,哈格尔从幼儿园回到家中,看见父亲正在看李小龙的电影。哈格尔一下子被这部电影吸引,里面武打动作的每招每式都让她着迷。从那之后,哈格尔也开始喜欢上了李小龙的电影、喜欢上了中国武术。
后来,哈格尔跟随父亲找到埃及当地一家武术俱乐部,正式开始练习中国武术。这个时候,年仅7岁的小哈格尔心中已经种下了一个梦想。她梦想着自己有一天能够去中国,跟那里的武术高手过招。
刚开始练习中国武术,哈格尔经常因为柔韧训练而疼到哭鼻子。她的父亲心疼宝贝女儿,告诉她可以放弃武术。但无论父亲每次如何劝说,小哈格尔都会坚定地摇头拒绝。
付出终有回报。经过4年的艰苦训练,哈格尔第一次参赛就获得了埃及全国武术套路大赛冠军。她感到,自己离梦想越来越近了。
年举办的利比亚非洲武术套路锦标赛中,哈格尔成功拿到一个冠军,从此开始了她的职业武术道路。随后,她又陆续获得马达加斯加非洲武术套路锦标赛冠军,并在土耳其、印度尼西亚、俄罗斯举办的世界武术套路锦标赛中分别获得第四名、第三名、第六名。
年,哈格尔赴四川参加第七届世界传统武术锦标赛,这是她第一次前往中国。出发前一晚,她怎么也睡不着,一直在想象这个无数次出现在自己梦中的东方文明大国的真实面貌。
当哈格尔真的踏上中国的土地,她感到一切都是那么新奇。这里和她在老电影中看到的有很大差别:到处都是高楼大厦,城市交通发达,充满着现代感。市场上广泛应用的手机支付、满大街绿色出行的共享单车等,更让她感到非常新鲜。
当然,此行最令哈格尔激动的,还是在比赛中获得南拳、八卦掌世界冠军。那一刻,哈格尔流泪了,她不禁回想起自己孩提时习武的初衷。中国武术带给哈格尔的一切都让她充满感激。她说,自己不仅从中国武术中学会了功夫,也感悟到很多做人的道理,坚韧不拔、迎难而上的精神将伴随终生。
日前,哈格尔因在埃及全国武术套路大赛中获得冠军,经开罗中国文化中心与埃及武术协会选拔,再次前往中国的四川和北京访问交流。这次的行程让哈格尔对中国产生了更深的感情,她告诉记者,再过几年,她想去中国继续学习武术。她说,希望能在中国找到爱人并一起从事武术事业,帮助更多的埃及人练习中国武术。“将来我的孩子最好也能学习中国武术,并且一代代传承下去。”谈到未来,这个年轻的姑娘充满了憧憬。
翻滚吧,小学员们
孟加拉国小学员日常训练
今年3月5日,为纪念孟加拉国国父谢赫·穆吉布·拉赫曼于年3月7日的独立演讲,孟加拉国国家剧院举办“国父演讲”系列庆祝活动。其中,一个名为“孟加拉国青少年杂技团”的表演团体引起了观众和媒体的高度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nghengyuany.com/abjls/219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