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布贾

非洲国家的基本工业情况1

发布时间:2021/8/28 13:01:54   点击数:

全球华人职场社交平台

让世界没有陌生的角落

非洲曾经有两个工业强国,其中一个还是工业门类比较多的国家。一个是远在北非的埃及(从地缘政治上,埃及应属地中海国家,和非洲关系不大),一个则是最南端的南非。而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前后,以美英为首的国家,发起了一项著名的运动——全球一体化运动。

这个词想必大家都非常非常的熟悉,构建一个地球村,全球性协作,各国分工。所以在美英的努力下,捧出洋洋巨著不计其数,深得全球政要、工商业界精英们的认同,虽说无法说服当时的经济学家和军事家们,但是浩浩荡荡的全球一体化在七十年代开始疯狂的运动。这里有必要介绍一下全球一体化的基本核心,全球一体化可以用一句话说完,就是——各国分工合作,金融一体化,贸易自由化,政治透明化为核心的三化一作。

在全球一体化中,美英率先拿自己开刀,当然他们吃的是肉嘛!

美国担任的是全球分工中的金融核心,其美元作为世界经济流动的核心,以纽约为首美国东岸作为全球融资中心为目标,美国作为全球科技进步的核心。而英国作为欧洲金融核心,融资中心。

以当时的情况看,英美简直是拿刀割自己的JJ的节奏~他们率先开始进行了著名的去工业化运动,比如美国的匹兹堡钢铁开始往欧洲,南美等地转移(当然后来转移到中国了)。

因为英美都干这种事情了,对于第三世界国家和新崛起国家的政客们来说非常有说服力的。

原因很简单,当时的第三世界国家:如尼日利亚,喀麦隆,坦桑尼亚等一大堆非洲国家,都是刚果独立不久的国家,甚至部分国家,如中非、刚果、乌干达等还处于一种极其混乱的政治模式中,第三世界国家中几乎没有全球化视野的政客存在,更谈不上政治家了。

而新兴国家,如埃及、阿根廷、亚洲四小龙等等一票新崛起国家里,所有执政党的执政经验是极其浅薄的,大部分国家的执政党执政经验均在二十年到三十年之间,几乎没有任何执政经验,并且没有全球化的视野。

所以,在浩浩荡荡的全球分工中:北非的埃及、希腊等国家成功的去工业化,发展农业、旅游业;而远在南段的当时发达国家,南非则一直坚挺着……

直到害了南非,甚至是害了所有黑人,崛起之路的那个人著名黑人出现之前一直都是工业门类较全,并且很多门类都是世界顶尖级的工业国。

但是南非宿命中的敌人——曼德拉来了,于是在上个世纪末页非洲最后一个已经基本走入工业社会的国家,南非也工业中空化了,成功去工业化,导致了整个非洲几乎没有任何工业国家的存在。因为非洲没有工业国家的存在,所以导致了非洲的农业真的全球一体化了,紧密的依靠并依赖工业国家,因为没有工业,所以在军事和政治上也几乎是干儿子一样的存在,不得不和欧美贸易。那么,有人可能会问:

去工业化的恶果难道当时的各国都不清楚吗?

为什么要去做这样傻逼的事情?

其实就全球一体化这个命题,诸君难道不知?至今还非常非常的有市场哟。因为人人都希望自己是世界体系中顶端位置的国家,我给大家描述一个场景吧,你做个选择题。你愿意选哪种生活?

第一种:

坐在干净而明亮的办公室中,用电脑处理完自己的所有工作,一周只工作不超过30个小时,一年度假不低于80日,月薪5万美元或者30万人民币。家住在一个大湖泊的边上,住在一间豪华的别墅里,空气是甜滋滋的,城市就在森林里,蓝天白云,花木郁郁葱葱,河流干净的能看见水里游动的鱼儿,几乎没有任何环境噪音。第二种:

在工厂中工作,从事体力劳动,一周工作至少60个小时以上,一年休假只有不到20天时间,月薪仅仅五百美元或人民币三千元。

家住在一个拥挤的城市里,空气污染很严重,一年都看不到太阳,花木虽然在种植,但已看不到翠绿的叶片,每一张叶片上都布满了粉尘,导致花草都是黑色的,河流因为工业排放,简直就是……五颜六色的,到处都是工厂开工的噪音,各类运输的大卡车疯狂的鸣笛。

你愿意选哪种生活?要知道,任何人都会选择第一种生活,所以去工业化是深得民心的一种行为,让那些繁重的体力劳动,让别的国家去干,我们搞搞旅游啊,搞搞文化啊,玩玩金融啊就把钱挣了……岂不美哉?、

这几乎是当年所有去工业化国家给国民描述的未来,所有国家嘴里的——体力劳动让其他国家去做,但是谁特码知道这个其他到底是谁?

所以,在疯狂的去工业化运动中,受到波及的不仅仅是埃及和南非,还有当时工业已经开始起步的尼日利亚,东非大裂谷南段的赞比亚以及坦桑尼亚和莫桑比克。虽然他们当时内乱不止,但是当时还是有很多黑人精英划地而治,拼命的发展工业。

也许没有人会记得,当年的卢萨卡也是烟囱林立的,当年的马普托也是有工厂的,当年的马拉维也是能说的起话的,当年的阿布贾甚至抛出了他们要成为新的柏林的语调。

但是去工业化浪潮几乎席卷了整个非洲大陆,南非和埃及做出的行为让所有国家都犯了二逼症,结果导致了今天的两难境地。

于是比如尼日利亚,非洲的大产油国,他们有油田,他们的经济增速在曾经全球第一的速度狂奔,但是没有后劲,因为卖石油产生的任何GDP都只是美国这个战车上的一枚棋子而已。

美元的任何一次波动都会导致尼日利亚收入出现巨大的震荡,而每一次的震荡都会发生层级效应,于是每一次石油的跌涨,每一次美元的贬值,都会让尼日利亚这样的国家痛苦的欲哭无泪。比如安哥拉,比如中非,比如莫桑比克,都属于资源性国家,有丰富的矿藏,但是只是超级战车上的一个小卒而已,因为金融绑架,所以他们的工业运营上,最大的难题居然是负债成本。比如安哥拉,开设一座金属矿业,负债成本居然占据所有成本之和,而这些负债成本全部来自于西方的金融贷款产生。

假设:

一座铜矿,假设一吨元(只是假设哈),开采成本,设备磨损,人力成本,物流成本,土地成本所有加在一起可能是30元,但是贷款利息会高达50元。

两者成本一相加就是80元。利润仅20元。如果国际成品市场上稍稍有一点点波动,就会资不抵债,导致矿业抵押给外国公司。

无数次例子证明了西方国家玩儿非洲国家的手法,几乎都是如出一辙。

《非洲工业》中给出的数据,惊的尿裤子的节奏,几乎90%以上的非洲涉及开发类的工业公司(如石油,矿产)创办公司的并非是欧美中,居然90%都是非洲人开办。

但是就是这90%的企业,几乎全部落入了以美国、英国、法国、中国为首的四大流氓手中。

非洲不是非洲人的世界;

而是美、英、法、中四国角逐的狩猎场。

剩下的10%里,9成为外国企业创办(如苏丹中石油开办的企业,如中非中国金属开办的矿山等),每一百家企业里,仅不到1家属于非洲人!

编辑

小歪

文字

世界力量

图片

网络

来源

天涯社区

扫码进群

小歪用心让你看见

让世界没有陌生的角落

在这里“看得见才真实”

将是我们不变的初衷

对于世界的向往

我们有自己的态度

如果你人在国外并且愿意分享

加小歪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nghengyuany.com/abjls/22148.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