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布贾

原创我们在非洲尼日利亚景致状

发布时间:2017/12/9 15:04:30   点击数:

作者介绍

本文的作者是四达时代尼日利亚分公司前副总田东,在尼日利亚工作时间长达五年之久,见证了尼日利亚分公司的成长,同尼日利亚有着独特的感情,本文是作者的一篇回忆文章,将尼日利亚的景致如卷轴般展现在我们面前,呈现了一个异常真实的尼日利亚!

萦萦索索,念念难忘,思来想去,恐是有故人在彼,也有山河袭人。

到现在为止,已有五年,现在和尼日的关系告一段落了,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时间内,再也不会向以往那样“沉浸”了,尼日利亚从“我们的地方”将会逐渐变成让人怀念的“那里”。有高兴,也有失落,但是总摆脱不了一个“必然”,因此想来也“释然”。

对于在非洲而言,有幸在尼日这么大的一个国家工作,且是五年,有幸出差了许多地方,看到了不一样的景色。有人说尼日自然环境太恶劣,也确实如此,另一方面她也不是纯粹的恶劣,只能说是标准差比较大,好的很好,坏的很坏,两相对比,且游走两端,不是一直生活在一个状态中,且都是发生在身边,因此工作或出差的时候,有了行走的意味。

这里有蓝天白云,也有黑云压城,这里惠风和畅,也有狂风卷石,这里有异域风情让人着迷,也有恐怖袭击,让你暗自心惊,这里有藤蔓密织,这里还有赤地无垠。

我曾在lokoja在最高的山顶上,看着尼日尔河九转十八弯,在眼底下龙蛇行走,还折射着太阳的烨烨光辉,间或着低垂的云,仿佛在腾云驾雾,直到视野的尽头。晴天如银蛇,阴天如黑蟒,不论怎样总带有一种要龙变升天的气势。

也曾在Ilorin,城市的傍晚,城市的最中心,透过车窗,眺望远处无垠的莽原,霞光渐渺,暗夜渐集。再渐至夜,本已无阳光,只是有了宇宙中的星光,天幕不至全黑。暗黑的天幕下,四围的漆黑的丛林包围着这个城市,这个地方就是这片无穷尽的丛林中唯一有人迹的地方,就是唯一的桃花源。

也是在这个城市,夜晚的雨后,天幕再也没有了光,城市的边郊,没有发电机,也无灯火之光,夜是黑的,风也是黑的,真真的伸手不见五指,放佛回到了小时候的情形,只是这时没了恐惧,有的是回味的快乐。黑已至此,也是绝佳美景,不知有几人曾经历过,欣赏过。

也曾无数次的在伊巴丹城内的最高点上,俯看着传言中的四百万人,看着大小马路如同叶子的叶脉一样向远处延伸,眺望着蓝天下成千上万个腐蚀生锈变成红色的铁皮房顶,顶着或大或小的甚至是建于19世纪房子,一直连绵延伸到另一个尽头。

也是在伊巴丹,曾感受到身边的恐惧。城市内有条内河,已经没有岸边,实际上两次岸边是笔直的水泥墙,七八米深,河底也是砌平的水泥。平时的水宽如掌,深到踝。下雨时候,水势暴涨,黑色的天幕下有黑色的河水,翻滚着巨浪,感觉再有半米,就要溢出来,想到范仲淹说的“浊浪排空”,向前方奔淌着,水流很急,水流很猛,裹挟的力量如同“天下大势”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浑浊的水夹杂着各式各样的垃圾,伴着覆盖着河面的塑料袋和矿泉水瓶子,如此的野,如此的“去雕饰”,毫无顾忌肆意奔流,遇神杀神,见佛杀佛。如果不慎跌落其中,断无生存之机,不仅因为水,也因为伴随着水的各种异物,从未想到身边有这么一个危险的存在,且是如此“容纳”,恐惧暗生。

也曾在出差jos的路上,20分钟车程完成从平原到高原的转变,如同坐飞机,会有海拔差带来的耳鸣;下雨的时候,看到水蒸气形成的云雾如同黄山的云海一样,顺着地势和风向飘动,只不过这不需要你眺望,云雾就在你车旁几十米的地方,你也不需要仰望,因为云雾贴着地皮在走。看着旁边的的住户种的仙人掌长到了有五六米高,形成了篱笆作为门墙。

也是在jos高原上,看到风吹草低,草自自在成原,草毡一样的农田一直延伸到尽头,广阔的尽头,从未体验过的能见度让人感觉我们的心胸也应如这大地一样。

也曾在卡诺看到摩托车尾气形成的烟雾笼罩着一整条电子市场街市,早上尚好,从中午一直到晚上!回想起来能让北京的雾霾相形见绌,且只在这一个城市,只在这一条街,好精致的控制!记忆中放佛空气还是蓝色的,泛着蓝色微微的光。

也曾在阿布贾城市中心的山头上,看整个城市将近三百万人的灯火。更不用提上班路上经常看到的一块石头组成的经常能截住云彩的数百米高的总统山。

也曾经在出差Minna的路上,遇到如浇的大雨,低垂的黑云,像有蛟龙怒藏其中,在努力扩展着它的势力范围,眼前有雨刷也刷不掉的雨,还有一片漆黑,背后则是黑暗和远处的光亮一直在缠斗,上黑如墨,下白如昼,一直平行到天际,黑暗和光明的搏斗,形成了似乎天堂和地狱的对比,这种澎湃的景象以前从未见过,也从未想到过。

也曾出差南部城市,雨季的时候,每天必有雨,或一雨或两雨。温润而潮湿的空气,呼气起来沁人心脾,神情为之一爽。贝宁驻地的草甸上,巴掌大的地方就能有数十个萤火虫。Uyo城内绿草如茵,连土地都带着清爽的味道,国内任何一个城市都没有这个气质,和代理商聊天都愿意在室外站着,也不愿意在室内坐着。

曾在Ilorin被代理商投诉,在Lafia和路政当街争吵,引人驻足,也曾在Bauchi和交警发生冲突,观者如堵。所幸这些成了朋友,以致于经常收到电话,说SayHi。尼日利亚人虽然彪悍和种种不足,但是还是能交朋友的,以找麻烦开始认识,以彬彬有礼的交往结束,员工也是如此。感觉这是不同于一些国家的地方。一起工作过的本地员工,平时工作时打电话就能感受到彼此的相惜,以至于迟迟不愿意告诉将要离开的信息,直到离开的当天去机场的路上才一一告知。

尼日利亚的景致绝不是我们电视上或者杂志上看到的那种:在某个地方有着如此的美景,你去了就能看到。到了之后发现,真的和我们听说的或者杂志上看到的一样哎。那些都太精致,实际上,尼日的景致,她超出了经验范畴,不断的在刷新认知的边界。

尼日利亚的特点,绝对不是温润如玉的君子,她也绝不雕琢,不矫揉,绝不中规中矩,她是大景致,大气象,大格局,大气度,大起大落,大开大合。

从Lagos到sokoto,从如泼大雨到如烧的空气,公里,完成热带雨林到热带草原到热带沙漠的转变,如此的浓缩、紧凑,以至于变化的时候,也是如此的剧烈,浓稠。三大民族,1.7亿人口,个部族浓缩在新疆大小的国土上,风土也是如此浓稠。各种各样的人,有的让你喜欢,恨不能倾我所有;有的也让你恨,以至于咬牙切齿,恨天网太疏;也有的让你爱恨交加。

常自警,应常留意身边的伟人,多学习,常留意身边的美景,多沉浸。自己去改变身边的工作氛围,不论是人际氛围还是自然氛围。韶光不老,人易憔悴,五年时间,希望不曾辜负。现在想来,也正是常告知自己,尼日有景如此,才能在那里工作的更长些;也正是有景致如此,现在回忆,更多了些充实和美好。虽说有着种种的遗憾,但有可能是我夜郎自大,粗陋寡闻,也有可能局限于认识,除了尼日,也感觉实在没有第二可选。现在有更多的新同事奔赴尼日,心里只想说,你们来对地方了。论工作,这里的丰富性无两;论自然和社会的广度和深度,这里也是无两。尼日,你值得经历!

赞赏

长按







































白殿疯看什么科
白癜风如何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nghengyuany.com/abjwh/14257.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