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说的是我非常高兴能够参加此次研修计划。西安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城市,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历史,也可以感受到现代和中国未来的发展。我们认为,人和人、国与国之间的合作,人文交流是非常有效的一种形式。如果没有相互的了解,任何关系都不能向前发展。”日前,在“青年汉学家研修计划”(西安)结业典礼上,阿根廷学者、费雷罗大学教育主任、亚洲-拉美关系研究员贡萨洛在表达结业感言时这样说。
9月6日至26日,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中外文化交流中心总协调,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陕西师范大学承办的青年汉学家研修计划西安班举办。来自四大洲26个国家的33名青年汉学人才参与其中,围绕“一带一路”民心相通、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民间文化的繁荣发展等主题展开研修活动。
命运与中文紧紧捆绑“‘弟龙’是我的泰文小名。为什么我的名字发音那么像汉语呢?这件事不得不问我亲爱的妈妈。妈妈说,我出生的那个时候有一位中国明星叫‘狄龙’,是她的偶像。妈妈希望我长大以后就像这位演员一样高大帅气,因此给我取了这个名字。这便是我与中文、与中国缘分。”在泰国旅游和体育部旅游安全标准局工作的周弟龙表示,“有缘千里来相逢,无缘对面不相知。感谢我与中文和中国的缘分,让我与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
回顾西安班研学点滴
好麦特是伊朗德黑兰大学外语学院中文系教授、是麦家小说《解密》的波斯语版译者。“我觉得中文真的是世界上最难的语言!当然,也是最美、最炫的语言。”谈及与中国的缘分,好麦特表示,在来到中国之前,自己从未学过汉语。当时的伊朗缺少能够掌握汉语并从事相关研究的学者,恰逢德黑兰大学计划设立中文系,派学生到中国求学,学成后返校任教。经过严格的选拔,自己有幸来到中国,并在中国完成了为期十年的求学之路。
“我是半路转行开始学习中文,没成想,不经意的选择改变了我人生的方向。”印度杜恩大学助力教授徐白明说,“未来的人生会走向何方,还不知道,但我知道我的命运早已与中文紧紧捆绑。”
“十岁时,我在电视上看到了一部关于在中国长江上乘船旅行的纪录片,自己被美景所震撼,并希望能亲眼看看长江。”来自瑞士西北应用科技大学的何珊表示,高中毕业后,自己开始学习汉语。年,到了武汉,在那里登上了当年在纪录片中看到的游轮。那一刻,无比兴奋。“在过去的13年里,我每年至少来中国旅行一次,切实感受中国的‘心跳’。每年我都会发现中国有了新的发展,出现了许多令人兴奋的技术和发展。但有些事情一直没有改变,比如中国人民的快乐、友好和真诚。”何珊说。
利用研修平台积极开展合作“在这过去的20天里面,我们参与了非常多的活动。比如,通过讲座我们与中国的教授进行互动,我们还去了延安、榆林等其他城市,参观了诸多博物馆。这些实地参观活动,给研修计划增色不少。”来自尼日利亚阿布贾大学的学者奥克说。
9月24日,33名汉学家齐聚陕西师范大学崇鋈楼,对各自的研修成果进行了汇报。其间,来自乌克兰的汉娜对宋代女性诗词中的情绪和意向进行了定量分析;来自乌拉圭的玛丽亚以中国艺术(佛教艺术)和中国古代诗歌为基础,研究当代乌拉圭关于景观和景观恢复力的看法(注:此处的“景观”意同“意象”);来自埃及的穆成功以生动有趣的《一千零一夜》为出发点,浅谈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对其翻译所遇到的问题与解决的方案。汇报结束后,评委老师们对汉学家的研修报告进行了点评,并提出了中肯的建议与期盼。他们认为,研修计划作为一次良好的学习与交流的机会,让汉学家们更加透彻地了解到原汁原味的中国文化。同时,汉学家们从异域视角提出与中国相关的问题,也有助于中国学者的学术研究。
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任宗哲在以《在互学互鉴中推动文旅融合》为题进行专题讲座时表示,中西文明之间互补性很强,继承传承不是简单重复,开放也不是完全接受舶来品。他希望青年汉学家们积极发挥他们在中国学研究方面的优势及无法替代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如何治疗北京哪里医院治疗白癜风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nghengyuany.com/abjwh/172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