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布贾

奔驰维权女车主再成焦点,转投中国高端汽车

发布时间:2020/8/28 14:59:50   点击数:

西安奔驰维权女车主因为购买中国高端品牌汽车再次成为焦点,甚至引发了广泛讨论,但这背后,却更多是对于中国汽车的一种另类思考。

作者

叶秋阳

编辑

范渊博

出品

汽车K线

最近,几个月前曾坐在奔驰汽车引擎盖上哭诉维权的西安女车主,因购买一辆WEYVV7再回公众视野,并且引发热议。

“这绝对是炒作!”“这车一定是送的!”“是长城汽车给了钱?”……在相关评论将矛头直指“炒作”的时候,也有人反问,为何女车主只能坐在奔驰汽车上哭诉维权,却不能站在中国高端品牌前面笑,享受购车的喜悦?

这次,笔者认为,引人深省的不是人和车,而是一次跨越产品等级和品牌鸿沟的消费行为。

一边是发明汽车、有着上百年历史底蕴和技术沉淀的奔驰;一边是年才创立、背负着国产车固有认知——“不应该‘豪华’”的中国豪华SUV品牌WEY。相信,这样一道选择题,在答卷上连第二个选项都不会有。

可就是这位西安奔驰女车主,一位有较强经济购买力和高学历标准的奔驰用户,放弃“同等标准”的宝马、奥迪后,做出了跨越标准等级的解答——选择中国的豪华品牌。

也难怪,有网友评论这是作秀,是炒作。

不过,在中国,一些人拥有第二辆车、第三辆车,早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只是奔驰维权女车主的光环太惹眼,所以也就成为焦点。

就此事,汽车K线从相关知情人士处知晓,此次奔驰维权女车主购车行为是真实的个人行为,其选购行为周期实际上长达近一个月,期间曾多次去4S店看车,了解品牌产品。

最终选择WEY的VV7,其实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之所以这样讲,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

一个层面是以奔驰为代表的豪华品牌自身出现了问题;另一个层面,则是中国高端品牌确实进步了,足够进入到以前购买合资车型,甚至合资豪华品牌这一类消费者的法眼。

先来讲讲第一个层面。我们能够发现,在过去15年,甚至20多年,德国三大豪华品牌,日系、美系等豪华品牌相继进入中国后,虽然给中国汽车消费者带来了更加高品质和高级的产品体验,但是在企业销量、利润快速增长的同时,产品质量、对待消费者态度、售后服务等各方面却亮起了“红灯”,有些企业选择刹车调整,有一些则试图“闯红灯”。

自从年借助中国市场重夺世界豪华车第一宝座开始,奔驰不仅没有感恩中国,尊重中国市场,相反却在涉及中国问题上,出现严重的立场问题(奔驰汽车全球官方账号曾发布涉及中国问题的错误言论);而奔驰相关高管辱骂中国人,更是引发国人愤慨。这无不透露着奔驰的傲慢与偏见。

颇为讽刺的是,在产品品质上,奔驰却并没有这么自信。

从毒脚垫,到“断裂门”事件,再到奔驰维权女车主新车漏油,深圳车主新车下地库轮胎跑掉;受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调查影响,奔驰汽车因产品缺陷在今年上半年被迫召回近60万辆汽车,这相当于其年在中国市场的销量总和。

销量增速的快速放缓,则是中国消费者对奔驰品牌不信任的投票。实际上,除了奔驰,奥迪、宝马、沃尔沃、凯迪拉克等品牌也都出现过比较严重的问题,当虚有其表的“豪华”外衣被撕掉,西安这位奔驰维权女车主增购一辆中国高端品牌汽车,也就在情理之中。

正如新华社就奔驰女车主维权发表评论指出,“中国消费者不相信眼泪。我们相信以礼待人。当奔驰店大欺客的时候,中国消费者试图用合理合法的途径去争取应有的权益,奔驰却用消极躲避、无视拖延的态度回应消费者。中国市场为奔驰带来了广阔的发展前景,但这绝不是忽略产品质量、无视消费者权益的资本。”

那么,我们再反过来看看中国汽车品牌过去这么多年是怎么做的?

虽然还有诸多不足之处,但凭借与全球跨国汽车巨头在中国市场过招,加入世贸组织(WTO)后的中国汽车制造商,也有了长足的、质变的进步。

研发投入大幅增加,吸引国外优秀技术、设计人才,提升管理和体系能力,世界级零部件供应体系搭建……跨国兼并重组、新时代合资合作,这些都催生了中国汽车品牌高端化。

正如吉利汽车集团副总裁、领克品牌销售公司总经理林杰所言,打造品牌难,打造中国品牌更难,打造中国高端品牌更是难上加难,在汽车领域尤其如此。

这些年,中国高铁、中国桥梁走向世界,华为和大疆享誉中外,在汽车领域,中国同样诞生了一批优秀的品牌,譬如奔驰女车主选择的长城WEY,吉利旗下的高端品牌领克。

不管是WEY品牌站在长城汽车哈弗品牌百万量级巨人的肩膀上,通过引入国际化研发设计团队,还是吉利汽车通过收购沃尔沃反哺孕育的领克(LYNKCO)品牌,亦或是广汽集团依托两大日本汽车公司经验,构建的传祺品牌……

当VV7、领克01/02/03、传祺GM8等产品问世的时候,总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何况这是在老外已经钻研了年的传统汽车领域。

就像一些中国汽车品牌制造采购部门的人总是非常诚恳地对笔者讲,我们使用的技术、零部件与豪华品牌一样,甚至要优于它们,可消费者却难以认知。

如今,随着制造工艺、生产设备的快速升级,中国高端汽车产品在品质、用料、内饰、工艺均不输合资豪华产品。奔驰、宝马有的,领克和WEY品牌也有,有些连奔驰宝马都要加价好几万的科技智能配置,中国品牌直接是全系标配。这背后,是品牌溢价的差异,但需要时间弥补。

除了产品品质和性能的迎头赶上,中国汽车品牌对消费者也相对豪华品牌店大欺客更为谦卑。

一边,中国汽车品牌推出上门试驾、全周期客户关怀,以及服务对标雷克萨斯,希望自己整体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另一边,豪华品牌则在服务上对待中国消费者的傲慢与无礼。这一加一减,确实让人感到差异之大。

因此,笔者相信,当许多消费者在奔驰女车主事件中感到失望后,像她这样选择本土高端品牌的消费者一定不会只有一个。

就像有人分析的那样,因为奔驰是汽车领域的“百年老店”,消费者愿意付出更多金钱,对产品有更高期待,却没能享受到更高品质的服务,这样的心理落差只会进一步消耗品牌的信誉度和美誉度;越是影响力大的品牌和企业,越应当加强自我约束,肩负更大的责任,对得起消费者的信任;须知再厚实的家底也经不起任性的折腾,不懂得尊重消费者、不懂得敬畏市场,最终难免会被市场淘汰。

那么,豪华品牌消费者为何不能增购换购中国高端品牌的汽车产品呢?

思考者相关阅读:“漏油门”或改变奔驰命运

K·Critic德国三大豪车财报PK:奔驰痛失中美大跌,宝马奥迪蓄谋“篡位”

K?Global连发4次盈利预警,二季度亏损近95亿元,戴姆勒-奔驰又咋了?

K?Data排放门续:大众强势,拒捷克裁决;奔驰无奈,被迫强制召回

K·Globa哪里跌倒哪里爬起来,百年奔驰亟需做些什么?

K·Critic文字为原创,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号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nghengyuany.com/abjwh/18423.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