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布贾

当代电影合拍片相关政策基本现状

发布时间:2019/2/17 22:48:20   点击数:

时间:年10月17日

受访者:苗晓天(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总经理)

采访/整理:詹庆生(解放军艺术学院军事文化传播系副教授)

责任编辑:林锦爔

版权:《当代电影》杂志社

来源:《当代电影》年第1期

合拍片身份的认定

詹庆生(以下简称詹):几年前《当代电影》曾经发过一个合拍片的专题,对整个合拍片十年进行了回顾。现在又过了好几年,中国电影的发展速度特别快,成了一个让全世界都垂涎欲滴的市场,尤其最近这两年出现了一些新的现象,不管是并购、战略合作或者合资,中国电影企业往外走的步伐越来越快,外国电影企业想要进中国市场的愿望也越来越强烈,合拍片正好是一个走出去和走进来的最为重要的渠道,所以我们也有幸想请您聊一聊近几年合拍片的基本情况和未来的趋势。最近这几年我们的合拍政策有什么变化吗?

苗晓天(以下简称苗):合拍政策没有改变,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对合拍片一如既往是支持的政策。

詹:具体在认定合拍片身份方面,有哪几个主要的标准?

苗:合拍片要符合这样几个条件,第一是双方投资,第二是影片内容要有中国元素,第三是主创人员要由双方组成,其中中国演员至少占三分之一。导演、编剧这些方面,我们都比较开放(不做硬性要求)。实际上中国对合拍电影的规定比很多国家更宽松,欧洲有些国家会规定摄制组中本国工作人员的比例、制作费用中有多少要在本国支出。有的国家对拍摄地和后期制作也有要求。中国合拍规定中这样的约束性条款比较少,给合拍片更多的自由度。比如《北京遇上西雅图》《横冲直撞好莱坞》全部在国外拍摄,大部分制作费用都在国外支付,但符合合拍规定。所以,相对而言中国的合拍规定是比较开放的。

詹:这就是说故事不一定发生在中国,只要是中国人的故事就可以?

苗:是的,只要有中国元素就可以。同样道理,如果是外国人在中国的故事也可以合拍。

詹:投资比例呢?

苗:目前中国的电影法规对投资没有硬性的要求,但是中国与一些国家签署的合作协议里面会有约定,这些协议约定投资少的不能少于总投资的20%,有的国家约定30%,不同国家约定不同。但是对于没签协议国家的合拍目前还没有规定。

詹:我看到有一种说法说不能低于15%,是这样的吗?

苗:我们对没有签署协议的国家的合拍片一般要求投资少的一方不少于15%。

詹:除了主要演员至少必须有三分之一是中国人,在主创这块,编剧、导演、摄影师这些都可以是国外的,应该说还是挺宽松的。

苗:有的国家的合拍规定除了对主要创作人员有要求,对一般工作人员也有要求,比如必须雇佣多少该国的工作人员,甚至还指定工种。相对来说,我们国家合拍的规定是鼓励合拍的,所以比较宽容。

詹:在审合拍项目申请的时候,最常遇见的问题是什么?

苗:最常见的就是故事内容没有或者缺少中国元素。另一个常见的问题就是剧本中含有较多的低俗内容,这种情况在内地与香港的合拍项目中比较多见,对于这样的合拍剧本我们会建议申报方修改。

詹:跟香港地区的合作对于“内地元素”会有要求吗?因为有很多合拍片,比如《三人行》《窃听风云》这样的,它们的故事完全发生在香港,看起来是纯港片的样子。

苗:香港已经回归,是中国的特别行政区,所以我们对香港地区的合拍会区别对待。对主题积极、内容健康的内地与香港的合拍项目,我们在“元素”问题上会宽容一点。

詹:跟前些年相比,这几年送审合拍的项目,以及审结的数量怎么样?

苗:去年合拍项目数量有明显的增长,批准立项九十多部,审查通过六十多部,今年估计也能达到去年的数量。这两年票房好的国产电影多数是合拍片,目前国产票房的前三名《美人鱼》《捉妖记》《寻龙诀》都是合拍片。在国产片与好莱坞电影在中国市场的较量中,合拍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捉妖记》

中外合拍协议不断增加

詹:现在我们跟多少个国家签了合拍协议?

苗:已经与14个国家签署了协议。

詹:跟美国没有签?

苗:美国没有签过类似的协议。美国电影产业很强,与其他国家合拍也很多,他们的电影在全球畅销,似乎不需要签政府协议。

詹:美国电影是行业自律,不是政府管理。我看报道,我们跟英国签协议的时候,合拍公司也参与了相关的谈判。

苗:合拍公司会做一些文本工作,所有协议的文本合拍公司都会参与,比如翻译、对文本提出意见。我们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和外事司的领导下,参加一些文本的修改和磋商工作。

詹:您觉得在这些谈判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难点问题是什么?

苗:关于审片的条款需要多做一些沟通。因为与我们签协议的很多国家没有电影审查制度,但合拍协议要符合双方国家的法规,所以如何表述双方电影主管部门对合拍片的最终认可,需要双方进行沟通,还有一些合拍的细节也需要反复沟通。

詹:其实是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行为,或者说是基于市场的国家文化行为。

苗:协议是两个国家对合拍电影行为和方式的规范和约束。这对双方合作者是一种保护。

詹: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的合拍片制度是基于进口配额的,而在国外如果它是一个自由市场的话,比如我是一个发行人,愿意引进任何影片,可以在国内进行自由放映,不需要谋求一个合拍片的身份,所以在很多国家,合拍片的身份不像在中国这么重要。您怎么看这种观点?

苗:合拍身份对很多国家的制片公司或制片人也是重要的。因为这些国家对合拍片实行退税政策,如果是合拍片,可以拿到退税。另外,很多国家与中国合拍是看中了中国这个大市场,合拍片在中国享受国产片待遇,这一点对外国合作者也很有吸引力。

《聂隐娘》

内地与香港、台湾的合拍

詹:内地和香港之间的合拍历来都是合拍片的“顶梁柱”,从数量、比例上来看也都是最高的,常常占到70%甚至85%以上,而且像您刚才提到的,每年的票房榜最前面的基本上都还是跟香港的合拍片,您感觉最近这几年跟香港的合拍有什么新的变化吗?

苗:内地与香港的合拍片这两年占比有所下降,大概在60%左右。两地的合拍片最大的变化是合拍影片的风格样式有明显的改变。过去内地跟香港的合拍主要是两类,一类是香港导演拍的港味的电影。另一类就是由内地导演拍摄的内地故事的电影,像张艺谋、陈凯歌、何平导演的很多影片。但是最近几年有一些新型的合拍片,既不是内地的,也不像香港的,比如陈可辛导演的《中国合伙人》《亲爱的》、徐克导演的《智取威虎山》、林超贤的《湄公河行动》等。这是内地与香港合拍的一个改变,我认为是好的改变。现在香港电影人已经不再抱怨香港风格因为和内地合拍而改变了。其实传统港味电影面对现在的观众已经失去了当年的魅力。不久前上映的合拍片《王牌逗王牌》的票房就没有期待的那么好。我们的观众已经慢慢对港味的电影失去兴趣了,所以香港导演也开始尝试拍一些新型的电影。这些新类型的电影既不是香港的,也不是内地的,它是两地合拍的华语电影。

詹:确实这些年香港导演“北上”以后不断融入内地的生活,您刚才提到的陈可辛,作为一个香港导演,纯内地题材的《中国合伙人》《亲爱的》,把人物关系、情感表达吃得这么透,他在“北上”导演中是非常成功的。

苗:是的,这需要他深入了解内地文化,







































治疗白癜风医院是哪个
贵阳治疗儿童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nghengyuany.com/abjjj/16817.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