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阿布贾 >> 阿布贾机票 >> 城市记忆年middot奥运北
敬爱的诸位读者,我们偶尔也会写些其他主题的内容,这是一篇个人视角下的年北京奥运影像及文字记录,当然你们爱看的东西的后续更新也不会中断。今天是我们公号两位作者的结婚纪念日,所以我们特别准备了这篇推送来进行庆祝^_^。
一天前的8月8日,东京奥运闭幕了。而13年前的这一天,是北京奥运开幕的日子。四年一届的奥运会,感觉就像春晚一样,是一个能够吸引全民注意力的活动。即使我们这样平时懒得开电视的人,也会在做别的事情的时候看些比赛作为背景音。我们也会时常想起,13年前这番盛会在身边召开的那段时光。
年奥运会虽然绝大多数项目都在北京,但是还有些异地举办的项目,比如香港的马术,青岛的帆船,天津和上海等地的足球小组赛等。奥运会开幕前几个月,就在网上分批售票了,开闭幕式和一些热门比赛比如刘翔的米栏自然是一放票就会秒空。但是那时候我还是一只出差狗,每天都不知道下一天会被安排奔赴哪里,所以也是没有提前购买任何一张门票。奥运会开幕前几天我还在深圳出差,那时香港的朋友还邀请我去看马术,可是到了7号我却又因为工作安排而紧急飞往上海,在电视上见证了张艺谋导演的那场惊艳的开幕式。
几天后回到北京,那时候走在北京的街上都能感到奥运气氛是相当浓厚了,洋面孔多了很多,而无论是道路两旁的灯杆、人行天桥的围栏上、甚至大学的校门都是奥运主题的装饰。
我刚回北京的那几天里也并没有一定要去现场看看奥运比赛的想法,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得到的金牌数越来越多,也是受到身边氛围的感染,心情也渐渐活络了起来。于是下班后也会去鸟巢、水立方那边去看看,之前说过我没有提前买票,当年还没有智能手机嘛,网络论坛上信息也不多,所以只能在场馆周围看看有没有人转票。那个时候黄牛非常猖獗,场馆周围票价都是居高不下,比赛开始后甚至快结束时黄牛也不会降价,宁可把票烂在手里,以达到在持续三周多的整个奥运会期间都能控制票价始终保持高位的目的。所以大多数时候我也只能端着相机在场馆外围采风。
在每天上下班路过的北四环路上,都能看到鸟巢的圣火
来看奥运的人们脸上洋溢的,也莫不是最开心的笑容
我们来自五湖四海
鸟巢相见都是朋友
北京奥运的主题是“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你们还记得这句话倒过来念就是“想摸个一筒,就是个一筒”这个梗吗?
那时候很多同学都去做了志愿者
亮着五环标的七彩玲珑塔和水立方
很多朋友也知道虽然我号称是个综合体育迷,但是我最喜欢的还是足球和篮球。所以我并不愿意购买高价票去凑热闹随便看些单项赛事,而是准备等到赛会尾声看是否有机会看最想看的几场决赛。其他的时候还是像往届一样,主要在电视上看看中国选手的夺金点。上下班路过鸟巢的时候抬头眺望:原来又是一个好天气。日子就这样一天天流走……
到了女子足球决赛的那天,我决定提早下班去工体碰碰运气。那是一个下雨的星期四的下午,想到女足是个相对不十分热门的项目,中国队又爆冷过早被淘汰未能进入四强,所以感觉还是有机会弄到平价票。到了之后果然发现工体周围卖票的人很多,价格总体竟然还都比较合理,最后半价拿了一张球门后面前排的位置。
奥运女足决赛和三四名决赛是一张票,两场比赛连续进行。这也是我第一次进入现场看奥运会的比赛,雨天观众入场时会统一发一件黄色的雨衣,球场几乎是座无虚席。首先进行了三四名决赛,德国2-0战胜了日本。接下来决赛中美国1-0战胜巴西。巴西虽然输了,世界足球小姐玛塔的表现还是令人印象深刻,虽然女足的技战术和激烈程度无法与男足相比,但是在一些外国观众的带动下,现场观赛气氛非常热闹。
三四名决赛
三四名决赛中为德国加油的观众
德国队庆祝胜利
“北京欢迎你”助威棒
球童入场
赛场边的摄影师
雨中撑伞处理工作的记者
啦啦队和吉祥物表演
冠亚军决赛开始后气氛更加热烈
世界足球小姐玛塔(黄衣巴西队10号)正在带球突破
美国队庆祝夺冠
在闭幕式的前一天中午,鸟巢将要举行男子足球决赛,阿根廷对尼日利亚。这里依然被有组织的黄牛把持,但是仍有一些散客在卖票,虽然比票面价也会高点,相对黄牛已经良心了很多。当然黄牛也会追截这些人收票,而有些人也是不愿意卖给黄牛的,所以现场还是能找到价格可以接受的球票。入场安检的时候还是排了挺久,听到周围有人说前国足主帅米卢也在排队检票。
在鸟巢进行的男子足球决赛
九万人的鸟巢坐的满满的
奥运圣火在鸟巢燃烧的样子
北京奥运会足球比赛中质量最高的一场应该还是在工体进行的阿根廷对巴西的那场半决赛,我认识的一些真球迷都去看了,可惜我那天正好没空。而这场决赛是奥运会唯一一场在鸟巢进行的足球赛,其实尼日利亚的非洲足球风格视觉效果是很好看的,反而阿根廷领先了之后开始经常卧草……
15号梅西正在带球。当时阿根廷队中星光璀璨,除了当时名气还没有现在这么大的球王梅西之外,包括迪玛利亚(11号)、里克尔梅(10号)、马斯切拉诺(14号)、阿奎罗(16号)和守门员罗梅罗(18号)等球星皆在阵中。
下半场迪玛利亚(角旗处)庆祝进球,阿根廷1-0取胜,这个剧本也和今年夏天结束的美洲杯神似啊。
阿根廷门将罗梅罗也是我后来很喜欢的球员之一
尼日利亚球员带球推进
阿根廷球员赛后在中圈跳舞庆祝冠军
每次有金牌产生,大屏幕上都会出现“奥林匹克冠军”字样
比赛结束后,找个更好的角度拍照
奥运会有普通人不用花钱就能看到的比赛吗?当然也是有的,最后一天的马拉松就是如此。从天安门到鸟巢的路线也是后来北京马拉松赛事继续采用的经典路线,但是中间也有调整,穿越北大、清华校园的待遇就再也不会有了。
在清华西门路口,真是有万人空巷的感觉
运动员们跑过北大
包括鸟巢、水立方在内的奥林匹克中心区在内的奥林匹克公园是要有区域内场馆的比赛门票才能进入,所以我也是直到看完足球决赛时才有幸瞻仰这里的风采。虽然这片区域直到今天仍在开放,但是奥运期间的一些赞助商场馆和燃着圣火的鸟巢场景已经不复存在。
赞助商的展馆
奥迪带来的早期D型赛车
园区里的麦当劳(已拆除)
花车巡游表演
奥运闭幕当天上午我也去过五棵松篮球馆看看是否有机会进去看美国对西班牙的篮球决赛,可惜高达五位数的票价令我望而却步,最后无功而返……
奥运会之后举行的特奥会(残疾人奥运会)的票价却极其便宜,还有很多机会领到赠票,是一个进一步体验和参观场馆的好机会,并且也弥补了奥运期间没能看到的领奖台上升国旗奏国歌的遗憾。我曾重返鸟巢,去坐更好的位置:
也曾进入水立方,从内部体验这座科技感满满的场馆
在“中国脊”乒乓球馆,现在的北大邱德拔体育馆,见证国旗升起
在国家体育馆(现在的国家会议中心),看轮椅篮球最精彩的一场半决赛,以弥补没看成奥运篮球决赛的遗憾——这场比赛打了两个加时才分出胜负。可惜当时的观赛记录已经找不到了……
现在虽然奥运圣火已经又一次熄灭,但是奥林匹克精神仍将继续。希望疫情早日平息,能够有机会在明年北京冬奥的场馆里继续我们的奥运情怀。
灰喵刀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