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布贾

豌豆妈关于学龄前要不要识字,要怎么阅读

发布时间:2020/11/13 2:18:31   点击数:

前一阵,我们幼儿园园里一位家长,向我提问:张老师,关于华德福里面谈到认字阅读的这方面内容,有没有文献可查?经典里的原文。

我回答:有的,但是我一时想不起来在哪里看过。大概意思是说识字是智性的范畴,孩子7岁前生命力应该全部用于发展物质身体,如果用于智力的学习,会对身体发育有影响。

(至于怎么有影响,有多大的影响,我确实在一个工作坊中听到过。并且有一项研究,开始智力的学习的时间与某些疾病的发作时间的关系,有图表,有结论。原谅我不求甚解吧,没有记住那项研究的名称)

之后这位家长把她向尹建莉老师关于识字的提问及尹老师的回复发给了我。

看完全之后我想,既然尹老师回答的提前是“如果华德福教育如你所述是“坚定的认为,孩子7岁前不该接受认字不该接受自主阅读”,那么我认为它错了。”那么我没觉得我应该有什么要说的。

很多时候,并不是华德福怎么坚定的认为引发的讨论,而是出于不同的以为华德福是怎么样认为,而此发的讨论。

我们园提问的这位家长是一位思考型的妈妈,她提问的初衷是希望尹老师就“一定要识字”提供一个理论基础,她想搞明白早识字对儿童的发展到底有什么好处,或者说没有早识字对儿童发展到底有什么不好的影响。因为她收到了截然不同的两个认定,但是她的问题因为用词的原因,显然造成了误会。

从这个回复中,她并没有得到想要的答案。她希望华德福的老师可以给她这个答案。这个问题就换成了——华德福教育基于什么理论基础认为孩子7岁前不需要识字,不需要很多的自主阅读。

但是我很懒,我懒的就孩子认字之后对他的物质身体有什么实际的不良影响去找论据,也不想就孩子不认字就如何错失了启蒙良机讨论。但是我很敬佩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的研究精神。

这个问题被我和那位家长愉快的搁置了,因为我们又讨论华德福教育中的节奏和秩序去了。

之后这次提问被尹老师发在她的博客中。

学龄前儿童一定要识字,不要错失启蒙教育的良机…

(如果看到这样的题目的文章,我本人基本上就没有什么兴趣看下去了,我不喜欢这题目中传达出来的紧迫感,也不喜欢把识字等同于启蒙教育的说法。)

再之后张俐老师的文章出来了

张俐回应尹建莉:华德福幼儿教育是不会禁止孩子“自主阅读”的”…

(张俐老师的文章我会转载,但是我平时可能也不太认真去看。因为自以为是的认为张俐老师要讲的,自己了解的差不多了,但是因为我们家长的那个问题在我还非常认真的看了。结果是非常受益,读的过程中有很多反思来对照自己幼儿园的做法。)

但是我知道我们那位家长的疑问还在那里,不离不弃!

再之后三月妈的文章也出来了

华德福教育缘何不主张过早鼓励孩子

(在我刚刚开办亲子园的时候,就知道三月妈,看着她的园从爱弥儿转变为纳溪园到纯华德福理念的华福园这一路走来。所以她的文章我很有兴趣的认真看了。感慨良多,尤其关于因为她创办幼儿园这一客观条件,而使她的女儿经受了比较特别的环境。这让我想到豌豆因为我而有的一些特别经历。)

但是我们那位家长的疑问确实还在哪里,不来不去!

现在我想,我需要说点什么,出于对我们这位可爱的妈妈的的尊重,正式的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问题的第一部分,7岁之前不识字,就会错失启蒙教育的良机么??

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什么是启蒙教育,以下是搜狗百科和百度百科给出的启蒙教育的定义。

在一些不知道新理论的人特别是儿童,不具备验证科学知识的能力时,只能简单使他们记住结果而应用科学知识,这种忽略证明过程的教育方法叫启蒙教育。启蒙教育常用的说理方法是用一些被启蒙者已知的类似常识,来说明道理,而不是讲述科学证明过程。

我对这段话的理解是,孩子看到花是红的,但是她不需要了解花基于什么样的原理展示成红色,这就是一种启蒙教育。基于对启蒙教育的理解,如果孩子问花为什么是红的,那么我们应该用孩子了解的已知的常识来解释,而不需要真的去讲解光的反射及什么是色素。

用华德福的话来讲,就是图景式的学习,而不是理论化的。

孩子生活的整个环境都在对孩子进行启蒙教育。识字在这个环境中占有的比例应该还不算大。识字绝对不能等同于启蒙教育。其实我觉得尹老师本意并非如此,只是一种习惯性表达吧。

另外隐含的一个问题是孩子识字的良机是否是在七岁前?七岁后孩子识字怎么就算晚了?

七岁前,确实是一个学习能力超强的阶段,孩子感官完全打开,可以感受周围的一切,所以识字会有很好的效果,尤其是家长可以变着法儿的让孩子快乐的学习的话,那么效果就会更好。看起来确实是个良机。

七岁后识字会有障碍么?我目前没有看到任何一个理论说,七岁以后人识字不如七岁以前识字快。

如果识字的目的是自主阅读,那么自主阅读的目的是什么??如果我说是为了让孩子拥有智慧,可能不太有人反对吧。禅宗的六祖慧能大师不识字,但是明心见性开悟了,吟出了:“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偈子,识字和智慧有必然联系么?当然阅读确实是给我们带来知识和乐趣,我并不是鼓励文盲哈。

这个问题的第二部分。在华德福幼儿园里,为什么觉得孩子不需要认字

在华德福教育中,7岁以前的孩子,不需要去识字,不仅因为识字这件事等到7岁根本不会晚,而且还因为7岁前有比识字更重要的事去做——去感受生活,没有任何成人目的在其中的自由游戏,与自然接触。

我想借用中医的观点中国人更容易理解。中医李辛老师说:这些年我们发现很多健康问题,不纯是肉体问题,其实是信息化过度。

每个人都是像一个互联网的节点,就像家里的电脑一样,它每天接通网上的时间太多,自动下来的信息太多。我们都知道电脑如果程序、窗口开太多的话,它运速就会很慢,对不对?如果接到不对的链接,可能会有一些病毒或者不必要的垃圾文件存在你的电脑里。然后会形成一个恶性的循环,内存越不足速度越慢,自我清理恢复能力就越差,然后就越容易中招。可能刚开始只是运行状态有问题,然后是本来好好的软件也运行不好,再后来可能就容易经常性死机。

字当然是一种信息,不仅字是一种信息,父母想要教给孩子识字的状态也是一种信息。比如7岁前不识字就错失某某良机,有这个信念的家长就会传递出一种信息。当然不是说孩子识字就会信息过度。而是你为什么要给孩子加入一个根本不需要特别加入的信息。这本来就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已经是只能尽量的保护孩子不接收太多的信息,就不要人为的添加了吧。如果父母喜欢书法,每日写字,孩子也乐意跟着写,那就是华德福教育所提畅的可供孩子模仿的环境。如果父母喜欢读经,那就天天读,孩子也学会了,很好啊。

华德福教育的创始人是一个智者,他拥有智慧,他的成就不是写几本儿童教育的书,做一些讲儿童教育的访谈。他的成就是创造了一个实践了近百年的成熟的完整的教育体系,华德福幼儿园,华德福小学,还有华德福高中。不仅如此,他在建筑,农业,医药,艺术方面都有自己的建树。他的教育不是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nghengyuany.com/abjls/19198.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