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布贾

北京市丰台区届高三下学期综合练习

发布时间:2021/8/7 13:48:36   点击数:
福州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140721/4429412.html

一、单选题

1.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G20集团特别视频峰会于沙特阿拉伯当地时间3月26日15:00召开。会议持续近2个小时。下图示意部分成员国首都位置。据此,回答1-2题。1.图中,城市()A.会后最早迎来新一天的是北京  

B.巴西利亚位于堪培拉的东北方C.所在国家均地处中纬度、温带  

D.所在国家多为半岛国2.沙特阿拉伯石油输出路线中,最可能在沿岸看到大面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的有()①阿拉伯海—印度洋—澳大利亚南部沿岸②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大西洋—英国东海岸③阿拉伯海—印度洋—开普敦—大西洋—美国东海岸④阿拉伯海—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太平洋—中国东海岸A.1条  

B.2条  

C.3条  

D.4条

答案:

B;2.C

解析:

1.B项,堪培拉的经纬度大致为(35°S,°E),巴西利亚的经纬度大致为(16°S,48°W),所以巴西利亚应位于堪培拉的西北方,B正确;A项,读图分析,利雅得位于东三区,华盛顿位于西五区,巴西利亚位于西三区,伦敦位于零时区,北京位于东八区,堪培拉位于东十区,已知会议召开时东三区区时为3月26日15时,根据区时换算可以得出各地的区时,此时华盛顿为3月26日7时,巴西利亚为3月26日9时,伦敦为3月26日12时,北京为3月26日20时,堪培拉为3月26日22时,会议持续近2个小时,所以会后最早迎来新一天的是堪培拉,A错误;C项,利雅得和巴西利亚位于低纬度热带地区,C错误;D项,只有利雅得所在国家沙特阿拉伯位于阿拉伯半岛,D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项。2.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是在地中海气候区发育形成的植被,结合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判断,①线路经过澳大利亚的西南部沿海,有地中海气候分布;②线路经过地中海沿岸,有地中海气候分布;③线路经过非洲南端的开普敦,有地中海气候分布;④线路沿线没有地中海气候分布。故选C。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项。

2.立足自身优势条件,海南岛正在逐步打造区别于其它自由贸易区的中国特色自由贸易区。据此,回答下题。海南自由贸易区最适宜()A.以旅游消费业为主体

  B.以加工制造业为主体C.以进出口贸易为主体  

D.以金融服务业为主体

2.答案:A

解析:

海南岛作为中国唯一热带滨海资源,拥有着无法比拟的自然环境,旅游资源丰富,成为度假、休闲圣地,所以海南岛成为我国自由贸易区,是以旅游为主体,打造国际旅游消费中心,故A正确。

3.读我国某水库库区内水位变化图,回答下题。该水库()①水位的季节变化与当地降水量季节变化同步②库区采用的是“夏蓄冬排”的水位调度方式③春夏之交降低水位是为洪峰到来做准备④冬季水库蓄水有利于春季播种灌溉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答案:C解析:

该图是我国水库水位变化图,读图可知,水位最高处基本出现在12月份前后,但此时我国受冬季风影响,降水少,因此水位的季节变化与当地降水量季节变化不同步,①错误。读图可知,水库6月份水位最低,12月前后水位最高,采用的应该是夏排冬蓄,夏季排水是为了洪峰到来做准备,冬季蓄水有利于春季播种灌溉,因此②错误,③④正确。故选C。

4.下图为四地旅游景观素描图。读图,回答1-2题。1.欣赏四地景观最适宜的方法是()A.①—俯瞰,饱览其雄伟、壮观之美

  B.②—适当距离仰视,兼收形、声、动C.③—远眺,感悟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D.④—置身其中,近而观之,方知其妙2.四地景观中()A.①—河流溯源侵蚀作用形成  

B.②—由岩石崩落、叠砌而成C.③—功能随时代而发生变化  

D.④—与喀斯特地貌成因相似④

4.答案:

1.B;2.C解析:1.读图,①应该是喀斯特地貌溶洞,因此最佳欣赏方式应该是置身其中,近而观之,方知其妙,①错误。②是瀑布,应该适当距离仰视,兼收形、声、动,②正确。③是长城,应该俯瞰,饱览其雄伟、壮观之美,③错误。④应该远眺,感悟大自然的鬼斧神工,④错误。故选B。2.喀斯特地貌是流水溶蚀形成的,A错误。瀑布是流水侵蚀形成的,B错误。长城的功能在古代是为了抵御侵略,而现代这个功能已经发生改变,C正确。④应该是冰川侵蚀形成的,D错误。故选C。

5.下图为家住北京的小李在朋友圈分享的某地见闻。读图,回答下题。该地可能位于()A.非洲大陆北部  

B.澳大利亚中部  

C.北美大陆中部  

D.亚欧大陆中部

5.答案:D

解析:

读图可以得到以下信息,该地距北京大约千米;该地气候干旱,多荒漠景观;有高大的雪山;有清真寺分布,说明当地居民信奉伊斯兰教。综合以上信息可判断,该地可能位于中亚。非洲大陆北部、澳大利亚中部、北美大陆中部没有雪山。D正确,ABC错误。故选D。

6.读表,回答1-2题。

年部分省份GDP(万元)和人口数量变化(万人)

省份

年GDP

年常住人口

自然增长人口

净流入入口

人口增量

广东

.77

92.76

84.24

浙江

.15

31

49

80

安徽

.82

.6

40.3

28.3

68.6

辽宁

.32

.3

-4.4

-5.2

-9.6

山东

.7

.2

60.96

-19.76

41.2

北京

.98

.2

5.75

-22.25

-16.5

1.六省中()①广东省人口自然增长、机械增长居首位②浙江省人口增量中净流入人口占比较小③传统劳动力大省安徽省的人口不断回流④山东省人口自然增长势头相对强劲⑤净流入人口为负值的省份人口总数量在减少⑥净流入人口量与各省经济发展水平正相关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③④  

D.②⑤⑥2.从上述几省人口数量变化可以看出()A.经济发达省区对人口的吸引力更大  

B.政策是影响北京人口变化的首要因素C.沿海省份因优越地理位置吸引人口迁入  

D.浙江和辽宁省人口流动主要原因不同

6.答案:

1.C;2.B

解析:

1.据表可知,广东省人口自然增长、机械增长(净流入人口)都是最高的,居首位,①正确;浙江省人口增量中,净流入人口是49万人,自然增长人口是31万人,所以净流入人口占比较大,②错误;传统劳动力大省安徽省的净流入人口达28.3万人,说明人口不断回流,③正确;山东省自然增长人口达60.96,仅比广东少,因此人口自然增长势头相对强劲,④正确;如果净流入人口为负值的绝对值大于自然增长的人口,那么人口总数量在减少,如辽宁省和北京,如果净流入人口为负值的绝对值小于自然增长的人口,那么人口总数量仍在增加,如山东,⑤错误;净流入人口量与各省经济发展水平不呈正相关,如北京经济水平高,但是净流入人口为负值,⑥错误。综上所述,①③④正确,故选C。2.经济发达省区对人口的吸引力不一定更大,据表可知,北京净流入人口为负值,A错误。在北京落户、买房、子女入学等都有相关的政策,因此政策是影响北京人口变化的首要因素,B正确。沿海省份因经济发展水平高,有更好的就业机会而吸引人口迁入,C错误。浙江省人口以迁入为主,辽宁省人口以迁出为主,浙江和辽宁省人口流动主要原因是经济因素,D错误。综上所述,故选B。

7.若区域环境承载力大小只取决于表中两种资源,读表,回答下题。

甲省

乙省

丙省

丁省

水资源总量(亿立方米)

.9

.3

.2

.1

耕地保有量(万公顷)

53.4

.87

.07

71.8

四省中环境人口容量最小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

7.答案:A解析:

本题考查人口分布和环境人口容量。环境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从题干信息约定若区域环境承载力大小只取决于表中两种资源(水资源和耕地),那么环境人口容量更取决于资源总量短缺的那部分。对比四个省份,甲省的耕地保有量只有53.4万公顷,根据木桶的短板效应,代表了耕地约束下甲的环境人口容量最小,A对。故选A。

8.下图为我国31个省会城市年平均降水日数及年平均降水量统计图。读图,回答1-2题。1.据图可知()A.年平均降水量排名前十位的省会城市分布于地势第三级阶梯B.内流区里的省会城市年平均降水量比外流区里的省会城市少C.省会城市的年平均降水日数越少,则其年平均降水量就越少D.年平均降水日数前十位全部的省会城市位于秦岭-淮河以南2.贵阳年平均降水日数最多,主要影响因素有()A.季风环流和地形  

  B.海陆位置和地形C.海陆位置和洋流  

  D.季风环流和洋流

8.答案:

1.D;

2.A

解析:

1.读我国31个省会城市年平均降水日数及年平均降水量统计图得知,年平均降水量排名前十位的省会城市中重庆市分布于地势第二级阶梯,A错。内流区里的省会城市例如乌鲁木齐年平均降水量比外流区里的省会城市例如银川多,B错。省会城市的年平均降水日数越少,例如武汉就比贵阳少,但是年平均降水量比贵阳多,C错。年平均降水日数前十位全部的省会城市位于秦岭—淮河以南的南方地区,为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区,D对。故选D。2.贵阳位于为云贵高原上,受到云贵准静止锋的影响,这是变性的极地大陆气团和西南气流受云贵高原地形阻滞演变而形成,多出现于冬季,造成全年的降水日数多,A对。贵阳地处我国西南部云贵高原上,对比靠近沿海的广州和海口等城市,受海洋性影响较低;且不受海洋洋流影响,所以海陆位置和洋流不是其主要影响因素,B.C和D错。故选A。

9.图层叠加是地理科学常用的分析手段。如果将我国西南地区的地形图、气候图、人口分布图、交通图、主要灾害分布图叠加在一起,可以用来()A.确定应急物资储备基地  

B.做城市空间结构调查C.医院选址  

D.确定社区应急避难场所

9.答案:A

解析:图层叠加是地理科学常用的分析手段,我国西南地区的地形图、气候图、人口分布图、交通图、主要灾害分布图叠加在一起,说明这些地理要素是区位布局的主要影响因素,应急物资储备基地需要考虑以上诸点,A对。做城市空间结构调查不需要气候图等,B错。医院选址主要考虑人口分布图、交通图等,不需要考虑主要灾害分布图,C错。社区应急避难场所需要的是每个城市社区的诸要素分布图,西南地区的要素分布图过大,D错。故选A。

10.下图为某公园导游图。读图,回答1-2题。1.该公园里的游客中心、问询处、观景台、饭店等设施的合理布局依次应该是()A.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  

C.④③②①  

D.②④③①2.以下推荐给不同旅游团队的登山游览线路中,合理的是()A.Ⅰ线坡缓路长,多羊肠小道—“银龄疗养”团  

B.Ⅱ线多人文景观,游人如织—“探秋赏叶”团C.Ⅲ线索道方便快捷,省体力—“探幽寻古”团  

D.Ⅳ线路坡陡路短,拾级而上—“健身达人”团

10.答案:

1.B;2.D

解析:

1.读某公园的导游图,游客中心应该景区的入口处,具有集散功能,①对;问询处适合布局在在景区的核心区,且处于多条线路的枢纽位置,④符合;观景台适合布局在景区核心区,位置较高,视野好的位置,③符合;饭店应该布局在山下较为开阔的地区,且交通较为方便,②符合。所以设施的合理布局依次正确的为B项,故选B。2.读图可知,Ⅰ线坡缓路长,多羊肠小道,不适合体力较差的“银龄疗养”团,自然红叶景观多,适合“探秋赏叶”团,A错。Ⅱ线多人文景观,游人如织,但是红叶多位于Ⅰ线,不符合“探秋赏叶”团,“探幽寻古”团适宜,B错。Ⅲ线索道方便快捷,省体力适合“银龄疗养”团,人文景观少,不适宜“探幽寻古”团,C错。Ⅳ线路坡陡路短,拾级而上,适宜体力好的“健身达人团”,D对。故选D。

二、材料分析题

1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李悦同学在新闻中听到年我国建成通车多条高铁的消息后,进行了自主学习。学习任务一:通过网络查阅到我国于年建成通车的高铁线路(下图),并列表梳理了部分线路状况(下表)。

线路名称

起点

终点

里程(Km)

时速(Km/h)

京张高铁

北京北

张家口

/

银(川)兰(州)高铁银(川)中(卫)段

银川

中卫南

吕赣高铁

南昌

赣州西

成(都)贵高铁宜贵段

宜宾西

贵阳北

……

……

学习任务二:查阅京张高铁资料年12月30日,京张高铁(下图)开通运营。京张高铁是年北京冬奥会的重要交通保障设施,是我国第一条采用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智能化高速铁路。该线路创造了世界上第一条在自然条件相对恶劣地区最高设计时速达千米/小时的记录。该线路向西已通至乌兰察布市。

(1)指出①、②两条高铁线路的名称,并从地形角度说明影响②线路时速的主要原因。(2)说出从北京至乌兰察布沿线的自然带名称及其地域分异规律。(3)概括影响京张高铁线路建设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4)简述开通京张高铁对沿线地区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11.答案:

(1)①银(川)兰(州)高铁银(川)中(卫)段、②成(都)贵高铁宜贵段②成(都)贵高铁宜贵段大多穿行在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区,地形崎岖,为行车安全起见,时速较慢。(2)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经度地带性)。(3)政策的支持、先进的科技做保障。

(4)缩短了北京至张家口乃至内蒙古自治区沿线城市间的运行时间;方便人们的出行;保障了冬奥会期间京张两地间往来和冬奥会在京张两地间顺利召开;进一步完善了基础设施;交通网布局更加合理;促进了沿线地区的联系;增加就业机会等。

解析:

(1)根据图中的经纬度分布判断得知,①为银(川)兰(州)高铁银(川)中(卫)段;②为成(都)贵高铁宜贵段;③为昌赣高铁;④为京张高铁。从地形角度看,②成(都)贵高铁宜贵段大多穿行在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区,地貌典型特征即地形奇岖多桥梁和隧道,所以为行车安全起见,时速较慢。(2)北京是温带季风气候影响下的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乌兰察布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影响下的温带草原带。体现了一个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即经度地带性规律。(3)从材料可知,京张高铁是年北京冬奥会的重要交通保障设施,说明国家有政策的支持;该线路是我国第一条采用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智能化高速铁路,且该线路创造了世界上第一条在自然条件相对恶劣地区最高设计时速达千米/小时的记录,说明有先进的科技做保障。(4)京张高铁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体现在诸多方面:京张高铁建设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即高速铁路的投资效果。高速铁路建成后对经济的直接经济效果,主要包括节约运输时间,缩短了北京至张家口乃至内蒙古自治区沿线城市间的运行时间;降低运输成本,方便人们的出行;提高交通安全等对经济的效果,保障了冬奥会期间京张两地间往来和冬奥会在京张两地间顺利召开高速铁路建成后对经济的间接经济效果,京张高铁进一步完善了基础设施,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高速铁路的修建有利于我国交通网布局更加合理;产业布局的变化和交通经济带的变化,促进了沿线地区的联系;直接和间接增加就业机会,增加人们的收入;建设节约土地资源,高运输节约能源,符合低碳经济的发展要求。

12.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巴拿马运河的大致走向、运河两端的大洋名称。(2)巴拿马运河通航原理如图2所示,加通湖湖水自流注入水闸内,为运河通航提供了保障。说出加通湖湖水的补给来源,并分析湖水能够常年补给闸区的自然原因。(3)受两岸自然环境影响,巴拿马运河需要严加管护。说出影响巴拿马运河通航的主要自然灾害。

12.答案:

(1)西北—东南走向北(西北)为大西洋,南(东南)为太平洋。(2)雨水和河水补给此地地处热带雨林气候区(常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降水丰沛且季节变化小,全年补给湖泊且补给量大。(3)滑坡、崩

解析:

(1)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根据图中地峡的位置及经纬度进行判断,巴拿马运河呈西北东南走向,沟通了大西洋和太平洋,其中(西北)为大西洋,南(东南)为太平洋。(2)本题考查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加通湖位于赤道地区,终年受赤道低压带的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形成全年降水丰富的热带雨林气候,降水充足,且季节变化小,地下水位丰富,因此补给加通湖的水源有降水和地下水,因此湖泊水位高且水量变化小。同时根据图2进行判断,加通湖地势高于两侧闸区,可以自流补给闸区。(3)巴拿马运河地区为热带雨林气候,降水多,根据图1等高线判断,该地区等高线密集,地形坡度较大,加上充沛的降水,主要引发滑坡和泥石流、崩塌等地质灾害。

1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对比A、B两城市昼长的季节变化差异。(2)说明格陵兰岛人口分布特点及其自然原因。(3)说出广布格陵兰岛上的自然资源数量变化特点及影响其变化的环境问题。

13.答案:

(1)A城市夏半年昼长长于B城,冬半年昼长短于B城;并在6月22日、12月22日前后分别有极昼和极夜现象,但B城市无极昼、极夜现象。A城市昼长年变化幅度大于B城市。(2)人口主要分布在西南部沿海地区。因此地纬度较低,且沿岸有暖流经过,起增温增湿作用,气候比较温暖;西部寒暖流交汇,渔业资源丰富。(3)淡水资源储存量正在减小全球气候变暖,岛上冰川融化。

解析:

(1)读图可知,A城市比B城市纬度较高,A城市夏半年昼长长于B城,冬半年昼长短于B城;A城市位于北极圈内,在6月22日、12月22日前后分别有极昼和极夜现象,但B城市无极昼、极夜现象。A城市昼长年变化幅度大于B城市。(2)读图可知,格陵兰岛人口主要分布在西南部沿海地区。西南部沿海地区纬度较低,且沿岸有暖流经过,起增温增湿作用,气候比较温暖;西部寒暖流交汇,饵料充足,渔业资源丰富。(3)格陵兰岛纬度高,冰川广布,淡水资源储存量大,但是淡水资源储存量正在减小,主要是全球气候变暖,岛上冰川融化。

14.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武汉长期呈武昌、汉口、汉阳三镇鼎力之势,长江、汉水为其发展提供便利水运之时也制约着三镇间联系。年武汉长江大桥落成,可谓“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三镇间联系迅速加强。下图为武汉城市空间演变示意图。武昌江边蛇山之上的黄鹤楼闻名天下,唐诗《黄鹤楼》更是脍炙人口。

(1)说出影响武汉城市空间形态发展变化的主要因素。(2)推断诗人崔颢以情观景时的朝向。(3)从自然条件和长江水运条件的角度,分析武汉长江大桥选址龟、蛇两山之间的原因。

14.答案:

(1)水系、交通。

(2)诗人在武昌江边蛇山之上看到了汉阳树、日暮、江上烟波等景观,因此朝向是西(西南、西北)。(3)此处江面窄,且以山为依托,工程量小;架在两山之间,桥的净空高,利于长江发挥其“黄金水道”的作用。

解析:

(1)结合图文信息可知,武汉城市空间形态从年至年期间主要沿长江两岸和其他河流延伸,城区内各交通线密布。因此影响武汉城市空间形态发展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河流和交通。(2)根据诗歌中所描述的内容分析,诗人崔颢武昌江边蛇山之上看到了汉阳树、日暮、江上烟波、白云等景观。在蛇山之上要能观看到诗歌中的所描述的内容,结合武汉素描图可以分析应该朝西(西北和西南)方向能够看到诗歌中所描述的景观。(3)跨河大桥的修建主要考虑自然条件、社会条件、人文条件、科技因素等。武汉长江大桥要横跨长江,为降低建造难度和成本,选择在江面窄且两侧是山的地区建桥,利用技术手段,工程量小,安全性高;架在两山之间,桥面高,减小对长江过往船只的影响,利用发挥长江的黃金水道的作用。

15.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青蒿根系浅,易成活,喜湿润、忌干旱,怕渍水,光照要求充足。广西柳州的融安县地处喀斯特山区,石漠化严重。近年来,融安县依托“(制药)公司+(种植示范)基地+科研单位+(种植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大力发展青蒿种植产业,帮助当地贫困户走上脱贫致富之路。

(1)从自然条件分析融安县山区在脱贫致富过程中选择种植青蒿的原因。(2)简述融安县“(制药)公司+(种植示范)基地+科研单位+(种植专业)合作社+农户”模式的优势。

15.答案:

(1)广西山区石漠化现象严重,土层薄,土壤较贫瘠,青蒿根系浅,易成活,适宜种植;融安县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水分条件适宜青蒿生长;当地为喀斯特地貌区,地表崎岖不平,排水条件良好,不易渍水。(2)制药公司定点采购青蒿,保证青蒿销路(或市场);种植示范基地利于技术人才的培养和种植经验的传播;科研单位提供技术保障和培育优良品种等;合作社有利于规模化产业化生产;各种形式共同作用,形成合力,使农户脱贫致富。

解析:

(1)据材料可知,融安县地处喀斯特山区石漠化严重,土层薄,土壤较贫瘠,其大环境湿润、小环境干旱,不适宜粮食作物的生长,青蒿味性苦、根系浅、易成活,对土层深度要求不高,适宜种植,青蒿素含量与温度、降水量、相对湿度呈正相关,融安县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光照、水分条件适宜青蒿生长,喀斯特地貌区,地表崎岖不平,排水条件良好,土壤湿度适宜,不易渍水。(2)融安县“(制药)公司+(种植示范)基地+科研单位+(种植专业)合作社+农户”的生产模式实现了种植、采购、加工生产、销售一条龙,科研单位提供技术保障和培育优良品种,种植示范基地培训技术人才,传授种植经验,扶持农户种植青蒿,保证青蒿的产量和质量,制药公司定点采购青蒿,保证青蒿销路,合作社有利于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生产,各种形式共同作用,密切合作,延长了产业链,增加了农民收入,使农户脱,致富,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1.《高考地理小专题例(自然地理)》目录

2.《高考地理小专题例(人文地理)》目录

3.《中国地理小区域例》总目录

4.《世界地理小区域例》总目录

5.《高考地理小专题例(自然地理)》获取方法

6.《高考地理小专题例(人文地理)》获取方法

7.《中国地理小区域例》获取方法

8.《世界地理小区域例》获取方法

9.可编辑年世界区域地理复习资料包免费送!

你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动力,扫一扫上面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nghengyuany.com/abjmj/21921.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